醫生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身體不舒服一定要重視,近日台灣有醫生分享案例,指一名患者平時沒有吸煙飲酒的習慣,也沒有慢性病及家族病史。但是近半年卻出現上腹悶脹、消化變差等情況,做了一輪檢查後都沒有發現異常,體重卻下降10公斤。數月...

今日 11:25
【癌症殺手】40歲男不煙酒無家族史 上腹悶脹暴瘦10公斤確診胰臟癌【附6大症狀】

正所講「望子成龍」,龍年向來是生育高峰期,不少父母都想生返個龍B,希望為家族帶來興旺。不過,想成功「造人」一定要及早作準備,婦產科專科醫生李閏婷分享生龍B受孕時機及3個提升懷孕機率的方法。 根據政府...

16:30 2023/03/22
【生龍B】2024年生龍B幾時受孕最理想? 婦產科醫生分享3招提升中獎機率

繼早前屯門醫院新生嬰兒特別護理病房先後有6名嬰兒出現上呼吸道感染徵狀,全部病人對呼吸道合胞病毒呈陽性反應,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周一公布香港小童群益會樂緻幼兒園幼稚園(黃大仙)爆發的上呼吸道感染個案,當中...

13:37 2023/03/22
【合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峰期幼稚園爆發感染個案 中醫師指1類小朋友最易中招

隨著科技發展,智能手錶亦會救人一命,Apple Watch就擁有及時響起警報的功能。早前美國一名男子Ken Counihan因Apple Watch持續發出健康警告,決定前往急症室求醫,被醫生告知,若...

12:16 2023/03/22
【智能手錶】男子頻收Apple Watch健康警告成功救一命 醫生:若忽略或一睡不起

不少素食準媽媽都擔心懷孕期間,BB未能攝取足夠營養。不過只要識食,孕期全素都可以順產誕下足磅BB。BB身體健康之餘,亦力氣十足,精靈活潑。今集《靚太廚房》找來素食媽媽Doris為大家分享孕期及幼兒全素...

10:00 2023/03/22
【靚太廚房】素食媽媽孕期全素奉行彩虹飲食法 不進食蛋奶製品女兒同樣健康精靈

英國88歲老婦Sarene Taylor約一個月前因為中風,被送往北威爾斯(North Wales)一間醫院,但醫生指老婦已病入膏肓,並為其提供臨終關懷服務,包括停止靜脈注射及斷水斷糧。老婦任職郊區地...

08:05 2023/03/22
英老婦中風被斷水糧28日後亡 兒子批臨終關懷「不人道」

廣西3歲男童小源在桂林醫院接受腺樣切除手術,因意外而導致腦癱。醫院最終只被衛生部門警告,交了4萬元(人民幣,下同)罰款便不了了之。意外使小源的家庭支離破碎,父親不堪壓力離婚出走,母親則堅持討回公道,入...

19:30 2023/03/21
3歲仔小手術後變腦癱 母親不滿醫院僅罰款4萬

性功能出現障礙,有時未必是生理問題,也可能關心理因素。台灣泌尿科醫生程威銘最近分享一宗個案,指一名年近50歲的男子,與年紀小他一輪的女友交往2年多後分手,自此就出現不舉情形,需求助醫生。 台灣泌尿科...

17:24 2023/03/21
【兩性關係】50歲男子被女友狠飛後不舉 醫生:9成心理因素造成

父母永遠將最好的留給子女,即使身患惡疾,也擔心孩子多於自己。台灣外科醫生江坤俊不時在網上分享個案故事,日前分享了一對母女的故事充滿「洋蔥」,癌母想放棄治療留錢給中學女兒,女兒則很懂事,向醫生承諾會照顧...

15:47 2023/03/21
【感動人心】母抗癌10年想棄治療留錢予女兒 孝順女不從向醫生承諾照顧媽媽

本港公營醫療資源緊張,長期供不應求,急症住院也可能需要漫長等待。近日,有內地遊客在小紅書分享指,家中老人來港後突感不適,於是召救護車送院,至見到醫生竟要花2小時,最終更被列為「次緊急」類別關係,繳付掛...

14:22 2023/03/21
【醫療服務】内地老人來港不適入院被列「次緊急」 家人呻無服務:希望去養和

不想孩子矮人一截,家長就要好好把握小朋友的黃金長高期,萬一期間發現小朋友有異樣,包括身高長期落後於人、性徵過早出現等,就要盡快求醫,趁生長板還未閉合前,仍有長高的機會! 台灣新北板橋骨科醫生陳鈺泓在...

13:19 2023/03/20
【兒童長高】把握孩子急速長高黃金期 醫生勸勿錯過︰生長板閉合就不再增高

糖尿病是常見都市病之一,與飲食因素息息相關。台灣有醫生分享案例,指一名中年漢在1個月內瘦了10公斤(22磅),原以為是健身有成,但經檢測後卻發現,血糖值竟飆升至297,確定自己患上糖尿病。 最新影片...

10:53 2023/03/19
【糖尿病殺手】男子1個月內暴瘦10公斤確診糖尿病 一個長年飲食習慣致病

人口老化、出生率下降,以至新冠疫情爆發等因素,使人才短缺問題成為近年的全球現象。ManpowerGroup在年初訪問了全球38,846名僱主,77%受訪僱主表示面對人才短缺問題和招聘困難,較去年增長2...

10:00 2023/03/18
【搶人才】港人才荒創17年高位 AI熱潮科技人搶手

醫管局近年力推退休醫生延任計劃,不過醫管局提交予立法會的文件顯示,年資較淺的公立醫生亦有明顯離職潮。去年度年資1年至少於6年的年輕醫生,以及11至16年的具資歷醫生,兩類「新力軍」流失最嚴重。當中年資...

2023/03/18
年資1至5年 106人離職冠各組別

公立醫院醫生流失潮加劇,據醫務衞生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去年離職的484名醫生當中,86%均是非退休理由離職。各專科中,深切治療部及放射科為重災區,多個職系流失率達3成以上;港島東3名高級醫生離職,...

2023/03/18
醫生流失加劇 ICU放射科重災

自3月初全面取消口罩令,室內室外甚至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也不需要強制佩戴口罩。不過,放寬近一個月,學校相繼有零星的上呼吸道和腸病毒爆發,小朋友抵抗力未成熟發展,現在除下口罩,究竟是否適合? 香港港安醫院...

2023/03/18
小朋友適時佩戴口罩 疫後預防傳染病

公立醫院醫生流失潮加劇,據醫務衞生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去年離職的484名醫生當中,86%均是非退休理由離職。各專科中,深切治療部及放射科為重災區,多個職系流失率達3成以上;港島東3名高級醫生離職,...

00:00 2023/03/18
【醫生流失】公院多科流失率達4成以上 深切治療及放射科醫生流失嚴重 

醫管局近年力推退休醫生延任計劃,不過醫管局提交予立法會的文件顯示,年資較淺的公立醫生亦有明顯離職潮。去年度年資1年至少於6年的年輕醫生,以及11年至16年的具資歷醫生,兩類「新力軍」流失最嚴重。當中年...

00:00 2023/03/18
【醫生流失】逾百名離職醫生年資少於6年 年輕醫生流失冠絕各組別

自3月初全面取消口罩令,室內室外甚至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也不需要強制佩戴口罩。不過,放寬近一個月,學校相繼有零星的上呼吸道和腸病毒爆發,小朋友抵抗力未成熟發展,現在除下口罩,究竟是否適合? 香港港安醫院...

16:48 2023/03/17
【兒童健康】口罩令解除孩子還戴不戴口罩? 傳染病科醫生提供兒童健康貼士

柬埔寨發生一宗恐怖醫療事故。一名懷孕4個月的女子,去年11月不幸小產,在接受人工流產手術時,醫生卻誤將女子的腸道當作胎盤切除。女子在輾轉3個月治療後,終告不治。當地衛生部介入調查後,發現執刀醫生是無牌...

13:37 2023/03/17
【醫療事故】女子人工流產手術出錯 治療3個月後不治

近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一名女大學生柏克(Liza Burke)趁著春假(Spring Break),與一群好友到墨西哥度假狂歡。但是某天早上起來時卻突然覺得强烈的頭痛,於是吃了止痛藥後在家休息,然而朋...

11:53 2023/03/17
【偏頭痛】22歲大學生畢業前旅行 現強烈偏頭痛腦出血陷昏迷

尿道炎是常見的婦女病,會引起排尿灼熱、疼痛等症狀。要預防泌尿道感染、發炎,可從生活習慣上入手,有泌尿科醫生分享了6大貼士,當中提到有一種飲品可減低患尿道炎的機會。 最新影片: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

11:47 2023/03/17
【尿道炎】尿頻小便疼痛恐患尿道炎 醫生教6大貼士:1種飲品預防泌尿道感染

英國政府與醫護人員工會達成協議,雙方同意未來兩年加薪方案,結束長達數月﹑嚴重影響國民保健服務(NHS)的罷工行動。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對此感到高興。 Banksy塗鴉新作變頹垣敗瓦 ...

10:47 2023/03/17
英醫護工會同意加薪方案 取消繼續罷工

口罩令上月解除,家庭醫生林永和表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的上呼吸道感染較對上多年有所增加,近期按月增加3至5成,相信部分原因是除罩導致傳染。 兒科專科醫生陳以誠則表示,需入院等嚴重個案約佔3成...

2023/03/17
上呼吸道感染增逾3成 料涉除罩

英國勞動力不足,企業請不到人,已不是甚麼新聞,2022年第四季英國職位空缺數量達115萬個,較疫前高42%,較金融海嘯後十年的平均水平高76%,最近失業率是3.7%。企業有生意無人手,填補勞動力缺口早...

22:10 2023/03/16
英國預算案 劍指人手荒

人工智能(AI)成為近期熱門話題,各大科企都爭先推出不同的AI產品及服務。在Google「The Check Up」年度活動中,宣布推出Google的醫學大型語言模型Med-PaLM更新版,以及AI健...

19:00 2023/03/16
【AI應用】Google加強AI健康研究 推醫學語言模型Med-PaLM 2

洗腎近年呈年輕化趨勢,而洗腎過去被認為一定是飲食過鹹所致。不過台灣腎臟科醫生洪永祥表示,吃太甜比吃太鹹更容易導致洗腎,且若一周喝飲料超過7次,則可能8年後就會出現腎衰竭。 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發炎是...

18:54 2023/03/16
【腎衰竭】吃太甜反更易導致洗腎 醫揭每日喝1飲料8年後恐腎衰竭

咬指甲不僅令手指變得不美觀,還可能引發惡疾。一名13歲少年因咬指甲上癮,導致指頭化膿,連骨頭都被嚴重感染,患上急性骨髓炎險截肢。 最新影片: 綜合内地媒體報道,湖南一名13歲少年平日就喜歡啃咬...

14:37 2023/03/16
【不良習慣】13歲少年咬指甲上癮 食指腫脹揭患急性骨髓炎險截肢

每逢稅季臨近,保險公司都會大力宣傳可扣稅的自願醫保計劃(VHIS)。可是,市面上自願醫保眾多,邊款產品保障好?是次我們比較6款大型跨國保險公司的皇牌自願醫保(半私家房),它們大部份獲10 Life 5...

13:01 2023/03/16
【扣税2023】自願醫保額外保障差異大 哪一間主要危疾可豁免自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