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訪問美國兒科醫生王玉珍妙不可言。她落落大方承認有ADHD(專注力失調及過動症),說話佻皮跳脫,有時要像拼圖般把它組合,從雜亂中成章。 她做過工廠賣過點心到紗廠打過紗綫,35歲才入讀醫學院,別人看來人生...

今日
由工廠車衫賣點心 35歲讀醫 患ADHD兒科醫生 曲折不平凡人生路

神經系統包括大腦與脊髓的中央神經系統,及脊骨以外與軀體頭面四肢聯繫的外周神經系統。中央與外周神經系統病變皆可引致痛感,或各自慢性疾病亦可牽連整個神經系統。以下將會略多說外周神經系統病變,及分享為何同為...

今日
淺談外周神經病變

歸創通橋(02190)主要從事提供涵蓋外周血管介入器械及神經血管介入器械的產品組合解決方案,並已建立針對神經血管和外周血管疾病介入醫療器械的發現、開發、製造及商業化的一體化平台。集團擁有28款國內產品...

今日
歸創通橋 上望13.2元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其中一種可影響全身多個組織機能的血液科腫瘤,患者需透過不同治療,與病情作「長期抗爭」,目標是病情得以緩解,並預防復發。在漫長的抗病路途中,同路人...

今日 00:00
骨髓瘤|多發性骨髓瘤病友組織主辦工作坊 運動與疾病治療資訊兼備

近期內地兒童患肺炎數量激增,以北京兒童醫院為例,內科日均接診患者超7000人,遠超醫院承載能力。官媒《北京日報》發文稱,「兒科醫生荒」由三原因導致,分別是兒科專業從醫學院本科專業目錄剔除,兒科醫生需要...

12:20 2023/11/28
內地兒童肺炎就診量大增 官媒解釋3原因致「兒科醫生荒」

法國近日發生一宗醫療事故,一名乳癌女患者於當地一間醫院接受放射性治療(俗稱「電療」),惟在進行了25次治療之後,才發現醫生「醫錯乳房」,竟錯把其健康的乳房標記成患處。最新影片推介:根據《法國電視三台》...

11:19 2023/11/28
醫療事故|乳癌女患者接受25次電療 驚悉醫錯健康乳房恐增放射線誘發癌症風險

巴西一名33歲醫生兼健美運動員,9月宣布與女友訂婚,未料日前卻傳出噩耗,他因肝臟腺瘤引起出血,導致心臟驟停,於11月19日在當地一間醫院去世。最新影片:根據《太陽報》報道,33歲的魯道夫(Rodolf...

11:56 2023/11/27
肝腺瘤丨與女友訂婚2個月後迎噩耗 33歲醫生肝出血心臟驟停亡

打工仔總認為退休必然代表脫離工作的束綁,從此過上自由、美好生活。事實上,除非能夠制定一個周全可靠的計畫來享受新時光,否則退休後的生活可能會無所事事,失去目標,充滿無聊、焦慮甚至抑鬱。已退休26年的前市...

21:45 2023/11/25
退休後容易陷入抑鬱 酗酒或染毒癮 老年生活充實兩大方法

內地近日大規模爆發「支原體肺炎」,各地兒科醫院逼爆,前線醫護人員壓力大增。河南省一位媽媽分享片段,指丈夫是一名兒科醫生,為了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女兒,他下班回家後獨自在露台吃飯,畫面令人心酸。最新影片:根...

16:29 2023/11/25
肺炎支原體︱病毒肆虐兒科醫生爸爸憂傳染女兒 獨自坐露台食飯畫面惹心酸

梁慧恩(Viann)曾因主持巴士上的Roadshow節目走紅,之後在亞視擔任節目主持,參演過多部電影,還出過唱片、寫專欄、出書,是全能藝人。不過婚後她淡出娛圈,蟄伏逾10年的她,近日開設個人Youtu...

14:52 2023/11/25
Roadshow主持︱梁慧恩全職湊女淡出幕前10年 自爆曾患產後抑鬱住過精神科病房【附產後抑鬱症狀】

內地進入冬季呼吸道疾病高發期,感染個案呈低齡化趨勢,多地兒科醫院人滿為患。由於兒童住院需求集中爆發,醫院床位持續緊張,普通病房更是一床難求。內媒第一財經報道,近期呼吸道感染病例大部分為肺炎支原體感染,...

14:19 2023/11/25
內地呼吸道疾病呈低齡化趨勢 兒科醫院普通病房一床難求

續上期提及外來人才在港置業的房貸配套,現時外來人才享有的按揭息率與港人一致,實際年息主要低至4.125厘。有不少人問外來人才可申請9成按揭嗎? 答案是可以的,外來人才來港若持有香港身份證,即使並未屬於...

09:15 2023/11/25
外來人才按揭配套可與港人看齊 (下)

世界各地的醫療保健機構每年均會進行大量身體檢查。據《美國醫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一項研究估計,單計美國,當地每年進行40億至50億次顯影、實驗室檢測和其他...

16:45 2023/11/24
半數體檢沒有醫學必要 專家:反造成身心傷害及財政壓力

筆者最近看了城中熱話的電影《白日之下》,這套電影引起社會極大的迴響,故事講述一些發生在殘疾院舍的故事,當中反映出弱勢社群不幸的一面,或許殘疾人士沒有精神能力對不幸事情作出反抗,或許因為缺乏家人關心和照...

10:54 2023/11/24
精神健康︱《白日之下》 的人生課堂 精神科醫生:每個人都有責任幫助弱勢社群

自願醫保(VHIS)是獲政府認可的醫療保險,投保人更享扣稅優惠(註1),推出以來一直深受歡迎,保單數目已突破100萬。然而,市場上的自願醫保計劃超過百款,大家選擇時難免眼花撩亂,為方便讀者比較,10L...

10:04 2023/11/23
【自願醫保比較】小朋友保費$1,291起 善用自付費計劃減保費

政府向立法會提交預設醫療指示條例草案,訂明凡年滿18歲且有精神能力就維持生命治療作決定者,可訂立預設醫療指示,將採取「慎入易出」原則,當局亦擬設立電子系統儲存預設醫療指示。 拒心肺復甦命令 須2醫生簽...

2023/11/23
預設醫療指示 研電子系統儲存

醫生及護士是救急扶危的工作,也是不少小朋友的夢想。爸媽想培養子女對醫護工作的興趣,就不要錯過12月3日在尖沙咀九龍公園舉行的「伊利沙伯醫院六十周年社區健康嘉年華會」,免費入場。大會當日除了設有超過20...

19:24 2023/11/22
親子好去處︱伊院60周年嘉年華免費入場 小朋友體驗做一日醫護+攤位遊戲

人每日透過吃飯攝取營養,但用餐後的很多習慣,實際上會讓營養流失,還非常傷身!有醫生提醒,飯後千萬不要急於做8件事,例如飲茶、吃水果、散步等,反而不利於消化,影響心臟功能;吃飽後「鬆褲頭」更容易導致胃下...

18:00 2023/11/22
飯後習慣︱用餐後勿做8件事 飯後散步減弱心功能1個動作易致胃下垂

刷牙是每日早晚的指定動作,然而一旦用錯方法便會容易令牙肉受傷。台灣一名26歲女子刷牙時經常滲血,並且有牙齦發炎、牙齒變長的問題,之後求醫進行檢查,發現有牙齦萎縮的問題。牙醫就指出,該名女子是因使用刷毛...

15:35 2023/11/22
牙齒健康|26歲女子刷牙常滲血 醫生揭2大錯誤做法惹禍

乘搭扶手電梯要小心,若有大型物件應要搭升降機。近日內地一名母親於地鐵站內,推著BB車乘搭扶手電梯時,BB車突翻側致歲半女兒手指硬生生被夾斷,斷指更卡在扶手電梯內。由於嬰兒太小致手術複雜,先後遇兩醫院拒...

12:36 2023/11/22
恐怖意外丨母推BB車搭扶手電梯突翻側 1歲半女嬰手指慘遭夾斷

2017年聯合醫院疑發生開漏藥事故,致患有慢性腎病的女病人鄧桂思需兩度換肝,最終同年8月去世。死因庭昨於內庭閉門進行研訊前檢討,據悉死因研訊排期於明年4月15日展開,預料需時2周,將設陪審團。 據了解...

2023/11/21
鄧桂思死因研訊 明年4月展開

政府中人認為,青少年健康問題涉及多個因素,政府希望盡量多做,增強「保護因素」,減少「危險因素」。 3年疫情後復常,需要時間適應的不單是各行業打拼的成年人,青少年亦有很大困擾,尤其學童自殺個案急升,政府...

2023/11/21
學童自殺個案飈 各方獻計齊預防

曾經中風的57歲男子因胸口不適入住屯門醫院,實習醫生疑未能及時診斷出病人患心肌梗塞,病人被安排進行「通波仔」手術前心跳停頓,搶救後不治。經過3日死因研訊,死因裁判官今(20日)裁定死者死於自然,並建議...

16:53 2023/11/20
【死因研訊】五旬漢胸口痛入院翌日亡 死因裁判官裁定死於自然

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今日(20日)宣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3億9千萬元興建、毗鄰兒童醫院的觀塘家舍「麥當勞叔叔之家(觀塘)賽馬會大樓」正式投入服務,為重病兒童家庭提供「臨時家園」,減輕...

16:20 2023/11/20
【麥當勞叔叔之家】觀塘家舍投入服務 樓高16層設66客房供病童家庭入住

聯合醫院2017年發生疑開漏藥事故,致患有慢性腎病的女病人鄧桂思需兩度換肝,最終同年8月去世。死因庭今(20日)於內庭閉門進行研訊前檢討。據悉死因研訊排期於2024年4月15日展開,預料研訊需時2周,...

14:55 2023/11/20
【死因研訊】女病人鄧桂思換肝後不治 料明年4.15展開死因研訊

曾經中風的57歲男子因胸口不適入住屯門醫院,實習醫生疑未能及時診斷出病人患心肌梗塞,病人被安排進行「通波仔」手術前心跳停頓,搶救後不治,死因研訊今(20日)續。內科駐科醫生供稱,他翻查心電圖時發現實習...

14:19 2023/11/20
【死因研訊】五旬漢胸口痛入院翌日亡 內科駐院醫生指心電圖須「用人腦」再確認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患者會因為免疫系統失調,令自身皮膚細胞「內訌」,皮膚不斷發炎增生、常見有紅腫斑塊、流膿及銀白色鱗屑的現象。皮膚科專科醫生侯鈞翔接受TOPick訪問時,便提到銀屑病患者除了要忍受生理...

10:00 2023/11/20
TOPick診症室丨病情反覆致生活求職難 銀屑病病人易焦慮萌死意

世界衞生組織(WHO)上周六(18日)率領聯合國小組,視察加沙城最大的希法醫院(Al-Shifa)。世衞專家形容希法醫院為死亡區(death zone),正努力疏散醫院內的醫患。 團隊包括來自聯合國各...

2023/11/20
加沙醫院如「死亡區」 世衞:努力疏散醫患

學童自殺數字復課後急升,引起社會關注。前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總監、亞洲家庭治療學院創會會長李維榕接受訪問時表示,多年經驗可見,學童自殺個案,很多不是外來因素影響,而是離不開「家庭的糾纏」,「一代的問題解...

2023/11/20
專家:學童輕生 離不開「家庭糾纏」

世界衛生組織(WHO)上周六(18日)率領聯合國小組,視察加沙城最大的希法醫院(Al-Shifa)。世衛專家形容希法醫院為死亡區(death zone),正努力疏散醫院醫患。以軍於網上發文,否認曾下令...

17:23 2023/11/19
【以巴戰爭】世衛專家指希法醫院為死亡區 以軍否認下驅逐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