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英國顧問醫生與初級醫生周一(2日)一連3日聯合罷工,國民保健服務(NHS)醫療總監波伊斯(Stephen Powis)形容情況極具挑戰性,幾乎所有日常護理服務都接近停滯。 英國顧問醫生及初級醫生繼上...

今日
英醫生罷工3天 護理服務近停滯

大腸癌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但台灣有一名40歲女子,平時不煙不酒,飲食清淡,竟罹患大腸癌第四期,醫生揭示,她日常一個不良飲食習慣,可能是患癌的元兇。最新影片推介:台灣中山醫院家醫科醫生陳欣湄在節目《健康...

17:17 2023/10/02
【癌症殺手】40歲微胖女不煙不酒患大腸癌末期 求醫揭每天飲1種飲料惹禍【附大腸癌症狀】

英國顧問醫生與初級醫生發起最長一次聯合罷工,行動由周一(2日)持續至周四(5日),期間人手配備與聖誕節假期看齊。但政府敦促工會結束罷工,堅稱醫生獲公平合理幅度加薪。過半英企市中心外設辦公室 迎合混合工...

16:00 2023/10/02
英顧問與初級醫生發起最長聯合罷工 政府堅稱已合理加薪

父愛偉大!越南一名患上末期肺癌的父親,他在抗癌期間將自己的治療過程拍成短片記錄下來,並上載到網路平台抖音,希望4歲女兒長大後,能理解他抗病的心路歷程︰「給我親愛的女兒,方便你以後複習,2023年的癌症...

12:37 2023/10/02
【父愛如山】患末期肺癌憂無法陪4歲女兒長大 34歲爸爸拍片記錄抗癌期望女兒理解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正式啟動「杜鵑牙周病治療計劃」。學院轄下專門治療複雜和嚴重口腔疾病的「先進牙醫學研究所- 香港大學牙醫專科診所 」(Institute for Advanced Dentistry –...

10:55 2023/10/02
(附報名詳情)港大牙醫學院推牙周病治療計劃 為基層市民提供免費牙科護理

過去疫情3年,家長都嚴格要求孩子勤洗手、戴口罩,孩子的發病率也隨之減少,但這能維持多久?台灣兒科醫生陳木榮近日分享一個案,體弱的小四生在過去3年均沒有病歷紀錄,近日卻因生病而求診,一問之下發現他幾乎沒...

18:02 2023/10/01
【兒童健康】小四生疫情3年零病痛失抵抗力狂病 醫生籲別困孩子入「無菌玻璃屋」

失眠是屢見不鮮的都市病,但如果長期沒有改善,小心對腦部產生傷害!內地西安有一名25歲從事IT行業的女子,自工作以來就出現失眠問題。由於覺得自己肝臟不適,加上記憶力每況愈下,她近日到醫院作詳細檢查,竟發...

15:16 2023/09/30
【失眠問題】常加班至深夜12點  25歲女程式員長期失眠致腦損傷

頸部莫名出現腫塊或淋巴結腫大,可能是罹癌警號!台灣頭頸外科醫生邱正宏指出,頸部淋巴結腫大可能是罹患6種癌症,並教路3招自行分辨惡性腫瘤的方法,供民眾參考。最新影片:邱正宏在節目《健康2.0》上講解,淋...

18:43 2023/09/29
【癌症殺手】頸生腫塊恐是6種癌症象徵 醫生教路3招分辨惡性腫瘤

中秋佳節前後,除了月餅之外,不少人都愛食蛋黃酥。但台灣有一名7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因日前吃早餐時,多吃了2粒蛋黃酥,導致血糖指數竟飆破500mg/dl以上,讓醫生大吃一驚。醫生警告,2粒蛋黃酥中的...

18:00 2023/09/29
【糖尿病】男子早餐多吃1食物血糖竟飆破500 醫生警告:2粒等於1碗飯

膀胱發炎後果可以很嚴重。台灣一名50歲婦人反覆解尿疼痛,且排尿困難,以為只要發作時服藥便能解決,結果直至出現血尿才前往就醫。未料,經醫生檢查後發現,她的膀胱裡竟有4厘米大小的結石,醫生亦提醒,若拖延治...

15:38 2023/09/29
【膀胱炎】50歲婦反覆發炎疼痛痾血尿 求醫揭膀胱有4cm結石再拖恐變癌症

中秋佳節不少民眾都會與親朋好友相聚烤肉賞月,但日前台灣有一名男大學生,與同學相約烤肉慶中秋,未料因吃下過多半生不熟的肉,導致其隔日腹痛狂嘔,連瀉20多次險些休克。最新影片推介:據《聯合新聞網》報道,台...

11:51 2023/09/29
【食用安全】中秋烤肉男大學生誤食1種肉 腹痛狂瀉20次險休克

一名母親在懷孕產檢時,發現女兒罹患罕見且嚴重的先天疾病淋巴管瘤,婦產科醫生斷言,女嬰出生後存活機率是零,建議墮胎。惟媽媽拒絕建議,並於8個月時緊急剖腹產女,生下近12磅重、猶如「小綠巨人」雙手及胸膛異...

09:00 2023/09/29
【為母則強】早產女嬰患罕病壯如「綠巨人」 媽媽拒墮胎:無論如何我都愛她

曾受惠於港安醫院慈善基金(司徒拔道)的心臟病病童,對兒科專科醫生梁平不會陌生,他可謂港安醫院慈善基金病童的「爸爸」,於90年代開始已加入基金會,至今已有20多年,見證港安服務超過6,000名病人。梁醫...

2023/09/29
見盡兒科心臟奇難雜症 梁平醫生:及時治療最重要

「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富有或貧窮,健康或疾病,我將永遠愛你、珍惜你直到地老天長。」一對90後夫妻完美實現出結婚誓詞的承諾。内地一名90後人妻兩年前確診肺癌晚期,醫生聲言沒有手術機會,惟丈夫堅持不離不棄...

18:00 2023/09/28
【愛的靈藥】90後人妻晚期肺癌醫生斷言無得醫 丈夫不離不棄遍訪名醫救回愛妻

不少人都會每年定期做身體檢查Body Check,希望預防勝於治療;亦有部份市民因需要接種疫苗而進行體檢。在挑選身體檢查套餐時,應考慮甚麼事項?是否檢查項目越多越好、越貴越有效?未買保險就進行身體檢查...

08:00 2023/09/28
【身體檢查2023】Body Check項目愈多愈好?體檢套餐價錢比較 一千元有找

人工智能(AI)技術愈趨發達,不少專家冀將AI引入醫學界,協助診斷及提升診治水平。 有澳洲研究員早前研究開發AI軟件,評估與心臟病及死亡風險有莫大關係的「腹主動脈鈣化」(Abdominal Aort...

2023/09/28
腹主動脈鈣化 AI軟件助加快診症

腸胃科名醫唐琼雄(Daniel)與太太Stella日前(21日)舉行結婚25周年銀婚紀念晚宴,三位公子:大仔Dickson、二仔Darren和細仔Damon一家五口齊齊亮相。正在英國唸中學的二公子Da...

18:38 2023/09/27
名醫唐琼雄銀婚獲何超欣祝賀 感謝太太如星星陪度低潮

進食時切忌太過心急,否則容易發生意外!深圳一名女子近日在喝粥時就因一時心急,不慎誤將排骨一同吞下肚,結果導致排骨卡在食道入口,更刺破食道引起黏膜出血。最後醫生透過內視鏡的幫助下,耗時40分鐘為女子取出...

18:33 2023/09/27
【鯁喉意外】女子食粥太過心急 誤吞排骨卡住食道致出血

臨近中秋,月餅是必不可少的應節食物,但要小心食用份量,因月餅3個成分可導致身體發炎!最新影片:由台灣專業醫師團隊建立的Facebook健康專頁「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日前發文,表示中秋節一定會吃的月...

14:26 2023/09/27
【中秋月餅】月餅3個成分暗藏地雷易致身體發炎 醫生教2招減輕負擔

2015年的台灣八仙樂園「塵爆」意外,由於死傷者眾多,當年轟動全城。8年光景過去,其中一名嚴重燒傷者江天豪亦已重啟人生,不但逐漸康復,更創業娶妻。而婚禮當日,當年的主診醫生與他結為好友,並擔任伴郎,更...

14:01 2023/09/27
【生命鬥士】八仙塵爆燒傷者成功逆轉人生 醫生守諾做伴郎:永遠是兄弟

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日前發生一宗意外事故。一名女乘客癱坐在座位上,到落機時仍沒有反應,並失去呼吸,經緊急救援後最終不治。英航證實相關消息,並表示女乘客應死於心臟病發。最新影片:根...

18:25 2023/09/26
【飛行意外】73歲女乘客搭英航客機疑似熟睡 落機仍叫不醒驚揭已身亡

醫管局本月及下月分別在瑪嘉烈醫院及屯門醫院推出「中西醫協作- 癌症治療先導項目」,為正在接受化療及或電療的病人提供針灸服務,以預防因治療而引發的常見副作用,計劃屬自願性質,中醫診療每次120元。醫管局...

17:51 2023/09/26
【癌症治療】瑪嘉烈及屯門醫院推中西醫協作治療癌症 透過針灸舒緩治療副作用

相信許多有意控制體重的人士,都會刻意不吃晚餐,或只吃清淡的食物。但台灣有醫生近日就引述了項研究,指出一天無論何時吃大餐,其實根本並不重要。最新影片:台灣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近日在Facebook上發文分享...

16:34 2023/09/26
【減肥大作戰】「晚上食大餐」仍然可以瘦 醫生揭最新研究驚人結果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及中大醫學院,各自獲李嘉誠捐贈3,000萬元,共同推動AI教育在本港普及化。港大醫學院感謝李嘉誠先生捐贈港幣3,000萬元,共同推動AI教育在本港普及化,並透過AI在教學上的創新應...

15:57 2023/09/26
【慷慨解囊】李嘉誠向兩大醫學院各捐3000萬 提升AI教研引領創新治療

在香港讀醫科都是尖子,但懸壺濟世不能只看學歷,個性是否適合也十分重要。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曹忠豪大學時期本選修管理,之後投入化學懷抱,最終心繫醫學,千迴百轉眾裏尋它,他覺得很值得,做自己喜歡的事,人較成...

13:12 2023/09/26
【非常醫生】難忘病人拆信中毒昏迷送ICU 曹忠豪醫生抽絲剝繭查出炭疽菌真身

科技大學日前舉行榮譽大學院士頒授典禮,向6名傑出人士頒授榮譽大學院士,包括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鄭志剛及「牛下女車神」李慧詩,讚揚6人的成就、對社會貢獻及對科大支持。 另4人亦獲表揚 科大指鄭志剛是新...

2023/09/26
鄭志剛李慧詩  科大頒榮譽院士

政府已在「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下,與醫管局制定雙向轉介機制,家庭醫生若評估參與者有臨床需要,如病情欠佳或出現併發症,可按指引安排其到醫管局指定的內科專科門診接受屬一次性質的內科專科諮詢,經專科醫...

2023/09/26
雙向轉介控病情 發展空間大

醫務衞生局昨公布「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將在11月中推出,為期3年,45歲或以上且未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香港居民,可在「共付」模式下獲政府資助在私營醫療市場接受篩查及治療。當局新公布的篩查及...

2023/09/26
慢病共治11月推 3年篩查20萬人

電燈令我們可以擺脫晝夜的束縛,讓大家在本來沒有光綫的夜晚,也可以得到燈光的照射,繼續工作或玩樂,於是衍生出一批「貓頭鷹族」。他們喜歡在晚間活動,甚至愈夜愈精神,日光日白時則寧願睡覺。但這種日夜顛倒的生...

2023/09/26
做隻「貓頭鷹」 原來好傷身?

台灣組合S.H.E成員Selina(任家萱)在本月初喜獲麟兒,她表示等不到胎動就提前入院,透過注射催生針再自然分娩,但兒子剛出生時一度肺積水,需要住保溫箱外還要插喉等,雖然兒子事後無恙,但新手媽媽的她...

2023/09/26
S.H.E成員任家萱 兒子患新生兒肺積水 兒科醫生解釋此症箇中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