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社會近年對健康關注提升,願意投放更多資源於醫療保建,但並非所有人都可以受惠,尤其是女性。醫療科技公司Hologic及 調查機構Gallup在去年底發表的一項調查指出,全球有超過15億女性缺乏基本健康檢...

17:37 2023/06/08
【e療解碼@iM網欄】女性健康需要受忽視 醫療科技助填補缺口

玫瑰痤瘡是常見的慢性皮膚病,主要影響30歲或以上的女性。如患上玫瑰痤瘡,面部中央位置,例如鼻子、面頰、前額、下巴,會出現紅斑、微絲血管擴張、丘疹或膿皰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酒渣鼻」或「酒糟鼻」。 ...

16:54 2023/06/08
【玫瑰痤瘡】玫瑰痤瘡嚴重可致酒渣鼻 皮膚科醫生教日常護理及治療方法

家長要多加留意,避免小朋友誤吞異物。台灣一名2歲男童因腹部突然劇痛,被緊急送往急診室,結果發現男童腸道内有7粒具强力磁性的磁力珠(又稱巴克球),甚至分布在不同腸道,導致腸穿隆,並出現腹膜炎症狀。 最...

12:59 2023/06/08
【誤吞異物】2歲男童腹部突然劇痛 求醫揭誤吞7粒磁力珠致腸穿窿

很多人會因為放屁而感到尷尬,但其實放屁本身屬正常生理現象,如果長期不放屁的話,反而需要注意身體是否出問題!台灣就有醫生指出,一個人每天的平均放屁次數介乎5至15次之間,並列出3種可導致人長時間不放屁的...

12:02 2023/06/08
【腸道健康】長期不放屁恐是3大疾病警號 醫生揭2種狀況要就醫

清晨,送女兒乘搭機場巴士參加海外考察團。回到家中,忽然收到她的電話,緊張地說︰「糟糕!我忘記帶身份證啊!」 我思考一下,說︰「你有帶護照呢,理論上就算忘記帶身份證,有護照都可以出入境。」 飛機還有...

09:55 2023/06/08
【出境蝦碌】搭飛機出游只帶護照忘帶身份證 醫生分享靠一個app「刷臉」認證

不同指甲狀況可以由不同因素造成,同時亦可反映身體不同健康問題。香港皮膚科專科醫生黃之鍵接受TOPick訪問時表示,正常的指甲一般呈粉紅色,半月牙的位置為白色,通常不會看到有其他色素的情況,而指甲離開甲...

18:57 2023/06/07
【TOPick診症室】指甲腫脹有黑線恐是癌症警號 醫生拆解指甲健康密碼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最近開發了一套人工智能模型,利用遺傳信息,可在出現病徵之前預測罹患阿爾茲海默症的風險,準確率超過70%。這將革新阿爾茲海默症及其他常見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干預...

18:41 2023/06/07
【人工智能】葉玉如率科大團隊研AI預測患認知障礙症風險 準確率逾70%

經常眼痕,生眼挑針,有可能是蟎蟲作怪。《TOPick診症室》請來養和醫院眼科名譽顧問醫生梁裕龍,拆解眼睛蟎蟲的問題,並分享預防眼睛炎症的貼士。 最新影片: 毛囊蟎蟲加劇炎症發生 梁醫生指出,...

17:59 2023/06/07
【TOPick診症室】眼痕生眼挑針恐是蟎蟲作怪 醫生列5大不良習慣致反覆發炎

鑽石山荷里活廣場上周五(2日)發生兇殺案,一名有精神病紀錄的男子在商場內,以利刀襲擊2名女子致死。而本周一(5日),深水埗又發生母親焗殺3稚女事件,引起大眾對精神健康的關注。TOPick為此亦訪問了精...

19:26 2023/06/06
【精神健康】精神病患者存暴力傾向? 醫生解構外界兩大常見謬誤

眼皮長肉瘤,竟然是患上性病。台灣一名27歲男子日前發現眼皮長出一個肉瘤,原以為是「生眼挑針」,經醫生檢查後,確診是患上俗稱「椰菜花」的性病疣。 最新影片: 綜合台媒報道,達特楊眼科聯盟執行長洪...

17:39 2023/06/06
【性病疑雲】27歲男子疑生眼挑針 檢查驚揭「性病疣」上眼

小朋友燙傷一定要及時送醫!近日,内地一名2歲男童被嚴重燙傷,父母卻用偏方自行治療,結果男童病情加劇,拖延了9天才送往醫院。最後醫生判斷男童為3度燙傷,需做植皮手術,竟遭男童父親拒絕,更直言「不要聽那醫...

12:53 2023/06/06
【兒童燙傷】2歲男童嚴重燙傷9日後才送院 父拒植皮手術:又不嚴重

香港大學今(5日)舉辦「Dream On 2023」創新創業日,40間港大衍生的初創公司介紹轉化應用的科研成果。其中由港大校友成立的3D掃描重建技術初創公司,獲100多萬元資助研發高效掃描儀器,較市面...

19:08 2023/06/05
【創科發展】港大初創研發便攜兼效率高3D掃描儀 助太白海鮮舫修復重建

夫妻生活就是離不開柴米油鹽,馬來西亞一對夫妻在WhatsApp上談論關於家庭開支的對話截圖,今日在網上引起瘋傳。截圖的內容是丈夫指上週才給妻子340港元家用,不滿妻子一下子就花光,妻子為表清白,將所有...

11:29 2023/06/05
【夫婦之道】1周花光340元家用被丈夫斥責「大使」 太太列購物清單表清白

【本報訊】本港醫療人手不足,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繼到英國倫敦舉行招聘日後,上周五及六亦到澳洲悉尼舉辦招聘活動,共有超過200名當地培訓的醫學生及執業醫生親身出席或在網上參加,醫管局並發出45份有條件聘...

2023/06/05
醫管局悉尼「搶人才」 發45聘書

麥當勞( McDonald’s)食物一向給人高油鹽糖的印象,不過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Nashville)男子Kevin Maginnis連續100日每日三餐都吃麥當勞,體重反而減58.5磅(約26....

18:57 2023/06/04
美漢每日三餐麥當勞連續食百日 但靠一招減近60磅

細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屬常見疾病,當中由肺炎鏈球菌引致的肺炎,更會導致腦膜炎及敗血症。雖然使用抗生素能有效治療,但也存在各種副作用。有大學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由海藻細胞構成...

16:00 2023/06/04
【醫療科技】納米機械人治細菌性肺炎 減副作用

就日前於荷里活廣場所發生的不幸事件,社會再次關注精神病患與作出嚴重暴力行為的關係。 坊間一般認為嚴重暴力行為或精神病有關。但根據世界各地的統計,精神病患嚴重暴力的行為數字沒有明顯地高。因此絕大部份的...

23:40 2023/06/03
【鑽石山斬人案】不安焦慮反應持續應求診 精神科醫生︰停止傳閱短片及接觸資訊

睡眠佔據人生三分之一時間,正在發育期的孩子睡眠不足,後果很嚴重。台灣耳鼻喉科醫生張益豪臨床調查發現,不少孩子在夜晚11點後才睡,他列舉出「孩子晚睡」的4大缺點,更警告若孩子晚睡是為了做功課溫習,强調「...

15:38 2023/06/03
【兒童睡眠】孩子晚睡的4大壞處 醫生:為做功課晚睡太不值

先被吸引是陣陣朱古力香味,再被吸引是見到香橙片和百香果(Passion fruit),最後才見到這張熟悉臉孔,而這臉孔在記憶中跟今日環境極不配襯。過去二十年偶然見面時,他定穿綠衣,但今天穿白色,過往定...

11:29 2023/06/02
【退而不休】威院知名ICU顧問醫生脫下白袍 退休自學成朱古力大師市集擺攤

有爸媽習慣為小朋友撩耳仔,撩出大堆耳垢感到很「治癒」,亦有小朋友像習慣時不時耳仔痕,就想用棉花棒「挖呀挖呀挖」,其實是不正確。TOPick找來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林偉雄講解,了解有耳垢又或耳朵入水應該如何...

09:00 2023/06/02
【1分鐘童你Check】耳朵入水有耳垢勿亂挖 耳鼻喉科醫生教正確處理忌用棉花棒

保誠保險有限公司發佈「香港家庭危疾抗力調查」結果發現,當提及到被診斷患有危疾的擔憂時,超過七成(74%)受訪者傾向到私家醫院進行治療。無論有否購置危疾或醫療保障的受訪者,他們都憂慮未能應付私家醫生的醫...

08:30 2023/06/02
倘患危疾 逾7成人選擇私家醫院治療 人均保障缺口達120萬元

旅居泰國多年的胡慧冲日前因為身體檢查,發現血管有阻塞情況,於是在當地私家醫院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俗稱「通波仔」)的手術,其後更拍片放上網,與大眾分享過程點滴,並自爆私家醫院最終埋單價錢。 最...

18:33 2023/06/01
【心臟危機】胡慧沖泰國私家醫院「通波仔」 公開病房環境附私人浴室埋單價錢揭盅

「我畢業了!」在畢業季節裏,這類信息常見,惟來自Claudia的短訊,特別令醫生感觸。 十年前,她爸爸初患肺癌,情況不算壞,標靶藥效用好,讓病人得以維持良好狀態。那時,她仍是高中生,十分關愛父親病況...

11:25 2023/06/01
【 為父讀醫】為肺癌爸讀醫但等不到畢業 港女自勉:世上還有「無數爸爸」

政府計劃於今年內向立法會提交《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草案》,建議修例將社會福利、教育及醫療衞生界別23個職系列為「強制舉報者」,一旦遇懷疑18歲以下兒童會受嚴重傷害而未有舉報,未有合理辯解下最高可被判3...

2023/06/01
23個職系 倡須強制舉報虐兒

病人求醫,醫生卻疏忽職守。近日,江蘇一名男患者前往醫院就診,醫生卻用了20分鐘全程講私人電話,看病時表現亦十分敷衍,令患者氣憤不已,於是拍片放到網上,引發大批網民關注。 最新影片推介: 綜合内...

15:48 2023/05/31
【醫生失職】醫生講足20分鐘私人電話 男病人被敷衍感不滿拍片放上網

中文大學醫學院今日(30日)公布兩項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本港兒童患上散光的比率較其他海外城市高,每5個年齡介乎6至8歲的學童當中便有1個患上中度至嚴重散光。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系主任譚智勇教...

16:40 2023/05/30
【眼部健康】7歲男童參加中大兒童眼科計劃 視力由3成進步至5成

起床夜尿十分擾人,台灣有泌尿科醫生分享,一天晚上起床小便2次,就可能是罹患上「夜尿症」的警訊!如果不治療這些疾病,或會讓情況更為惡化。 最新影片: 台灣泌尿科醫生高銘鴻在Facebook專頁分...

12:45 2023/05/30
【夜尿困擾】醫生揭夜尿症3大警號 少食1類食物可改善問題

BB牙仔痕,有父母為了紓緩出牙期不適,會為BB準備牙膠,美國一名急診醫生媽媽,拍片實測BB牙膠骯髒程度,一剪開即令媽媽大呼噁心,因為內裡滿布黑色點點霉菌,相當恐怖。 剪開放了一年的牙膠 父母會為6...

12:38 2023/05/30
【嬰兒用品】BB牙膠實測骯髒程度 醫生媽媽剪開驚見滿布霉菌 【附安全使用貼士】

近年經常聽到斜槓族(slasher)這個名詞,意指一個人有幾個身份、幾個職業。但我有位朋友,早在逾二十年前已是一名slasher,且瓣瓣俱專業,可謂「專業斜槓族」始祖。吾友梁家駒醫生(Carl)本是牙...

11:14 2023/05/30
【人生啓示】首位華人齒科法醫斜槓族人生 最難處理是味道:掩蓋不到永留記憶

扁桃腺發炎不容忽視,嚴重恐致命。台灣一名男子出現反覆性的扁桃腺化膿性發炎,原以為是EB病毒免疫力低下的問題,但經醫生追問檢查後,竟檢驗出是愛滋病感染。 最新影片推介: 台灣新光醫院家醫科醫生柳...

10:31 2023/05/30
【愛滋病】男子扁桃腺反覆化膿確診愛滋病 醫生揭1類人會反覆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