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 下頁
共 50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抗疫成長期戰,令檢測服務也變得普及,訓練出一批採樣人員。不過,黎曉靈卻推出自助檢測套裝,坦言未必有盈利,只是提供無需外出、風險較低的選項,讓沒有病徵的人士選擇。 無需外出 適合無病徵者 現時坊間也...

第4波疫情下,流動採樣車首次出動,游走多個疫情高危地區,為強制檢疫人士提供服務。這款新幫手,卻是由完全沒有醫療背景有「時尚名媛」之稱的商人黎曉靈構思。 不少人視疫情為機會,透過創新轉危為機。黎曉靈在...

醫管局過往一直利用鐵丸及鐵針,助病人改善貧血情況,而由2018年起更推行病人血液管理計劃,成功減少使用53%血製品;有醫生指且本港人口持續老化,捐血量會持續減少,計劃既可減低病人對輸血的需求,亦可減低...

一場世紀疫症,原以為這只是成人與病毒的戰爭,專家發現小朋友的情緒也因為家長的緊張表現而受到困擾,不只患上焦慮症,更對上學心生壓力。 有精神科專科醫生表示,去年8月中至今,學童情緒受困的個案多了2至3...

醫生診症竟可能招來殺機,內地一名男子日前因喉嚨痛求診,疑不滿未能痊癒,打暈醫生的9歲兒子並狂砍50多刀,目前男童傷勢嚴重,被形容是「五臟六腑全中刀」,仍未脫離生命危險。 綜合內地媒體報道,湖南婁底蛇...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嬰孩及小童的病毒性傳染病,較常見的元兇是腸病毒,被稱為腸病毒就是因為病毒主要在腸道中存活。台灣一名男童患有手足口病,造成雙手佈滿皮疹和水泡,痊癒後更出現指甲剝離。 腸病毒後遺症出...

兒童發展緩慢甚至發展有障礙,是不少父母擔心的問題,家長四處尋求治療方法的同時,有沒有想過可能與基因疾病有關? 遺傳科及基因組學專科醫生(遺傳科醫生),專為兒童及成人拆解奇難雜症,中大兒科學系及婦產科...
入行18年的莊淑貞,曾醫治過不少罕有病患者,作為兩子之母的她,在家庭及職場上各背負着不同的責任,她認為只要在兩方面都有「團隊合作」與「溝通」,就可在工作與生活取得平衡,又不會忽略任何一邊。 很喜歡小...
作為本港5名遺傳科專科醫生之一,莊淑貞在中學做義工時亦曾接觸過不少有問題或發展障礙的小朋友,令她立志要在兒科發展。 中學時接觸病患 立志行醫 看到小朋友患病時,除了盡力醫治外,她亦會與其父母同行,...

去年1名80歲老婦入院治療,其間需插喉接駁呼吸機,護士聽到呼吸機響警報,發現老婦手握呼吸機喉管,搶救後不治,死因裁判法庭昨展開研訊,男護推測死者滑下身體可扯脫喉管。 死者袁燕芬(80歲)於2019年...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前線醫護人員為抗疫疲於奔命。馬來西亞日前就有一名前線醫生死亡。本來以為醫生屬於過勞死,後當局確認該醫生其實患有腦動脈瘤,但仍堅守前線至最後一刻! 綜合馬來西亞媒體報道,當地...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反覆,今日(19日)新增56宗確診個案,包括1宗輸入個案、55宗本地個案,其中有23宗涉源頭不明感染,累計9,721宗病例;另今日有約60宗初步確診。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醫生、衞生...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第4波再度嚴峻,昨確診個案為相隔一個月後再破百達107宗,本地佔102宗,源頭不明個案更較前日倍升至42宗,其中5名確診者未能聯絡,需警方上門尋人;另有約50宗初步確診。 5人未能聯...

本港即將開展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前港怡醫院營運總監、現為AXA安盛醫務總監─醫療及僱員福利業務邱家駿醫生,總括了5大接種疫苗注意事項,於接種疫苗前做足準備,包括要留意自己有沒有對甚麼過敏;準備自己或親人...

女孩踏入青春期,身體經歷大轉變,面對初經來到,許多人會不知所措。日前一名港媽在網上討論區「親子王國」發文,指女兒只有9歲3個月便來初經,連續來了11日,令她感到煩惱。 女兒9歲來初經港媽煩惱 該名...

頭部護理不周,或有機會長出頭蝨。外國一個專治頭蝨的團隊,近日在網上分享一段影片,一名長髮女子接受頭蝨治療,頭上布滿蠕動中的頭蝨,一梳下去就見到頭蝨屍體堆積得密密麻麻,相當嚇人。 據《太陽報》報道,一...

新冠肺炎持續肆虐全球,近日就連確診數字一直低的台灣都出現醫院爆發群組感染,前線醫護人員疲於奔命,令人心痛。一名台灣婦產科醫生在社交平台撰寫了千字文分享親身經歷,一名產婦在隔離期間穿羊水要生BB,事後該...

湊仔不容易,毫無經驗的新手爸媽更感壓力。日前一名港爸在香港討論區發文,指BB現時半歲,兩個月前患上濕疹,情況愈來愈嚴重。港媽見狀自責「湊唔掂」,疑似出現產後抑鬱。港爸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在網上求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