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 下頁
共 50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嬰孩及小童的病毒性傳染病,較常見的元兇是腸病毒,被稱為腸病毒就是因為病毒主要在腸道中存活。台灣一名男童患有手足口病,造成雙手佈滿皮疹和水泡,痊癒後更出現指甲剝離。 腸病毒後遺症出...
作為本港5名遺傳科專科醫生之一,莊淑貞在中學做義工時亦曾接觸過不少有問題或發展障礙的小朋友,令她立志要在兒科發展。 中學時接觸病患 立志行醫 看到小朋友患病時,除了盡力醫治外,她亦會與其父母同行,...

去年1名80歲老婦入院治療,其間需插喉接駁呼吸機,護士聽到呼吸機響警報,發現老婦手握呼吸機喉管,搶救後不治,死因裁判法庭昨展開研訊,男護推測死者滑下身體可扯脫喉管。 死者袁燕芬(80歲)於2019年...

兒童發展緩慢甚至發展有障礙,是不少父母擔心的問題,家長四處尋求治療方法的同時,有沒有想過可能與基因疾病有關? 遺傳科及基因組學專科醫生(遺傳科醫生),專為兒童及成人拆解奇難雜症,中大兒科學系及婦產科...
入行18年的莊淑貞,曾醫治過不少罕有病患者,作為兩子之母的她,在家庭及職場上各背負着不同的責任,她認為只要在兩方面都有「團隊合作」與「溝通」,就可在工作與生活取得平衡,又不會忽略任何一邊。 很喜歡小...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前線醫護人員為抗疫疲於奔命。馬來西亞日前就有一名前線醫生死亡。本來以為醫生屬於過勞死,後當局確認該醫生其實患有腦動脈瘤,但仍堅守前線至最後一刻! 綜合馬來西亞媒體報道,當地...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反覆,今日(19日)新增56宗確診個案,包括1宗輸入個案、55宗本地個案,其中有23宗涉源頭不明感染,累計9,721宗病例;另今日有約60宗初步確診。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醫生、衞生...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第4波再度嚴峻,昨確診個案為相隔一個月後再破百達107宗,本地佔102宗,源頭不明個案更較前日倍升至42宗,其中5名確診者未能聯絡,需警方上門尋人;另有約50宗初步確診。 5人未能聯...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今日(18日)新增107宗確診個案,包括5宗輸入個案、102宗本地個案,其中有42宗涉源頭不明感染,累計9,665宗病例。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和醫院管理局總行...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今日(18日)新增107宗確診個案,包括5宗輸入個案、102宗本地個案,其中有42宗涉源頭不明感染,累計9,665宗病例。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和醫院管理局總行...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於今(18日)公布,評估復星/BioNTech新冠肺炎疫苗的初步臨床試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數據和近日各國不良反應的報告,學會估計政府通過復星/BioNTech新冠肺炎疫苗作緊急使用接種...

本港即將開展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前港怡醫院營運總監、現為AXA安盛醫務總監─醫療及僱員福利業務邱家駿醫生,總括了5大接種疫苗注意事項,於接種疫苗前做足準備,包括要留意自己有沒有對甚麼過敏;準備自己或親人...

女孩踏入青春期,身體經歷大轉變,面對初經來到,許多人會不知所措。日前一名港媽在網上討論區「親子王國」發文,指女兒只有9歲3個月便來初經,連續來了11日,令她感到煩惱。 女兒9歲來初經港媽煩惱 該名...

頭部護理不周,或有機會長出頭蝨。外國一個專治頭蝨的團隊,近日在網上分享一段影片,一名長髮女子接受頭蝨治療,頭上布滿蠕動中的頭蝨,一梳下去就見到頭蝨屍體堆積得密密麻麻,相當嚇人。 據《太陽報》報道,一...

新冠肺炎持續肆虐全球,近日就連確診數字一直低的台灣都出現醫院爆發群組感染,前線醫護人員疲於奔命,令人心痛。一名台灣婦產科醫生在社交平台撰寫了千字文分享親身經歷,一名產婦在隔離期間穿羊水要生BB,事後該...

湊仔不容易,毫無經驗的新手爸媽更感壓力。日前一名港爸在香港討論區發文,指BB現時半歲,兩個月前患上濕疹,情況愈來愈嚴重。港媽見狀自責「湊唔掂」,疑似出現產後抑鬱。港爸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在網上求助。 ...

科技日新月異,今年成立30周年的醫管局近年積極推動智慧醫院的發展,由最初使用紙張傳遞資料,至現時多方面電子化,並增加人工智能技術分流X光肺片、機械人送餐,以提升病人安全及醫療成效。 醫管局資訊科技及...

菲律賓一名29歲女子Bebe,長相清秀、身材苗條,夢想成為模特兒。可是在7年前,她患上抑鬱症,病情反覆,不時出現幻覺及暴力行為。家人無力負擔醫藥費,決定在家中建一個巨型鐵籠,將Bebe關在裏面長達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