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407 個
醫療保險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人生不同階段需要的保障都有所不同,由懷孕到小朋友出世後,新手爸媽都會開始規劃小朋友未來的保障。然而,市面上保險種類眾多,BB一出世最需要的保障除了醫療保險外,原來危疾保險亦同樣重要,市面上有不少危疾保...
買保險通常會遇到很多專有名詞,自付費(Deductible,又稱墊底費)就是其中一個,尤其是買醫療保險或自願醫保(VHIS)時經常會看到,究竟甚麼人才需要購買設有自付費的醫療保險? 受保人若果購買設...
現時不少公司都推出與被動收入、稅務規劃的講座,主要是針對有意移民的客戶,但面對國外的「萬萬稅」,隨時動輒一半的收入要「收歸國有」,不少人都打消了移民的念頭,但如果有意移民的朋友,都要花半年的時間處理好...
醫療保險以實報實銷形式,保障受保人不同類型的疾病,包括中風、心臟病、癌症,以及其他疾病等等,但假如購買的醫療保險並非採取「全數賠償」模式,每宗疾病亦有機會設賠償上限。癌症醫保(Cancer Reimb...
美國醫療費用高昂,沒有醫療保險將需獨力承擔。美國加州政府宣布,將為所有無證移民提供醫療保險。加州預料,措施將會在2024年生效,屆時將成美國首個實現全民醫療保險覆蓋州份。加州參議員表示,對措施有助減少...
這次個案的主角George是一名獸醫,今年便會移民到英國。他表示,選擇現時離開香港,是為了6年後正式入藉英國,子女剛好適齡入大學,可利用英國公民身份享受相對較低的大學學費。然而,移民前卻是有些金錢上憂...
前期提到,在每年的保險索償投訴中,佔比最多的,一般都是住院醫療,或一般稱為醫保。但其實,我比較喜歡用住院醫保來描述,因為這樣會貼切一些。即是說,這份醫療保險,主要是保障住院的開支,其他例如門診或身體檢...
醫療保險幾乎年年加價,常常聽到保險代理提到「醫療融資」(Medical Financing)這項「財技」,稱只要在購買醫療保險時,同時購買一份長期儲蓄保險,未來可以利用該份長期儲蓄保險所滾存的紅利來供...
最近保險業界都發生了不少負面新聞,對於整個行業都有一定的影響,最近就發生了偽造患癌記錄騙取保險金的新聞,主要內容便是由癌症病人冒充保單持人進行檢查,以申請危疾保險賠償。本文便會略作介紹危疾保險、為什麼...
前保險代理疑夥同保單持有人,涉串謀詐騙保險公司,安排患癌症病人冒充保單持有人到多間醫療機構進行檢查,取得證明後申請危疾及醫療保險索償,索償額共約3,750萬元。涉案3人早前被廉署起訴,被控串謀詐騙及偽...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宗個案。近年保險公司大力推廣高端的醫療保險計劃。這類計劃的好處是,個別賠償項目不設賠償上限,只有一個很大的每年和終身賠償限額。相比過去每個賠償細項,都有上限的醫療保險,計劃吸引力很高...
最近陸續出現不少與保單有關的事件,繼有藝人買保被騙和被誤導後,最近也有市民向媒體投訴,指自己因為轉換地址而無故被取消保單,因此本文便會讓讀者了解保單復效、寬限期和不保事項。 同場加映:【青姐話】進入...
不少人選擇每年定期做身體檢查Body Check,希望預防勝於治療;亦有部份市民因即將接種疫苗而進行體檢。挑選體檢計劃時,應考慮甚麼事項?是否檢查項目越多越好、越貴越有效?未買保險就進行身體檢查將會面...
日本由本月10日開始恢復接納外國遊客入境,初期限定在團體旅客,香港旅客是否打齊三劑疫苗,一律豁免檢測及檢疫入境。 日本國土交通省觀光廳今日(7日)公布防疫指引,指旅行社要制定防疫措施,出發前向旅客解...
「乜乜融資」最近好像成為保險行業的熱話,繼保費融資後,最近經常在社交媒體彈出「買一份供得斷又有錢拎醫保」的廣告或者稱為「醫療融資」,都吸引了不少用戶留言或者DM,原來就是透過同時具儲蓄成份的人壽保險再...
當讀者前往一間新公司任職,有兩樣事情行政部門的同事一定會為您安排,分別是強積金及團體醫療保險,兩者都是僱主按法律要求為員工提供的保障,前者便是退休保障、後者便是基本的醫療保障。如果僱主未有履行上述的責...
【本報訊】保監局公布今年首季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顯示季內來自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為3.45億元,與去年首季的低基數相比,急升2.35倍,佔個人業務總額0.8%。該客戶群組購買的保單中,約96%屬...
據保監局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顯示,2022年度首季,滙豐保險的新造業務保費按年上升71%,佔市場份額17.5%,成為市場第一。銀行保險渠道繼續成為香港保險市場的主要銷售渠道,以新造年度化保費計算,佔...
香港人生命之長冠絕全球,連續7年成為全球最長壽地區,平均壽命85歲。政府預測,到2047年,市民平均更可活到88歲。 長壽背後必有付出,成本更是愈來愈高。香港醫療開支由2009年至2010年佔GDP...
2030年將成為人口結構的重要轉捩點——「嬰兒潮」最後一代將年滿65歲。 在經濟上,他們是最重要的群組之一,雖然嬰兒潮一代只佔美國人口約22%,但他們擁有的財富高達美國的53%。以全球計算,預期到了2...
本地人口結構正經歷人口老化的轉變,特區政府估計20年後,每3個香港人中,約有1人是65歲或以上的長者。不少人面對的問題是如何為可能長達20多年,甚至更長的退休生活支出作出準備。這次《你財策劃師》個案,...
過往已經提及現時坊間在人生不同可作考慮的「儲蓄方案」,以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但如果讀者已經臨近退休年齡,正在為退休規劃作準備準備,可能已經沒有時間再作長線退休規劃,今次介紹的「HIM退休規劃」是一個退...
作為不少大型保險集團和跨國經紀集團的亞洲業務根據地,香港保險業具備豐富經驗和雄厚資本。據保監局上月公布的2021年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期內毛保費總額達6,027億港元,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
在一間公司內,不少公司老闆都會為公司的資產投保,例如火險、水險等,如果發生任何意外損失,僱主都可以即時獲得賠償。但在一門生意中,往往「人力資源」才是最重要一環,即使有好的產品都需要技術人員配合和銷售人...
保險很多時候被人批評「買就容易,Claim錢(索償)時就難」,當中醫療保險爭拗特別多,很多時候Claim唔足甚至Claim唔到。事實上,向保險公司索償是否真的如此困難?我們就以醫療保險為例,探討索償流...
保險投訴局去年接獲512宗新索償投訴個案,屬5年來最低。當中297宗索償投訴個案已審結,有76名投訴人獲得保險公司賠償,涉及款項達753萬元。去年引起最多索償糾紛的保險產品,分別是住院或醫療保險,以及...
美股上周繼續烏雲蓋頂,後市走勢風高浪急。來到四月份最後一個星期,美股進入大型科技股業績高峰期,企業的前景展望成為市場焦點之一。科技、醫藥行業是眾所周知的「牛股」集中地,在高通脹以及加息趨勢之下,醫藥股...
隨着疫情消退後市民生活復常,保險業亦蓄勢待發,過往積極籌備活動的友邦(01299),已準備好主打年輕人的實體活動,並於產品及服務方面作好準備,以抓緊疫後業務發展機遇。友邦香港及澳門首席執行官馮偉昌相信...
如果對保險有一定的了解,都會知道保險分為不同的類別,包括最常見的人壽保險和醫療保險。但原來云云保險中有一款稱為「普通保險」,原來我們不知不覺間都經常接觸到普通保險,甚至部分讀者可以一年買數次,本文便會...
人生有不同重要的階段:升學、工作、結婚、生小孩、退休等,每個階段也有不同的理財需要,及為未來作出的準備。是次主角Walter,跟太太同樣是39歲,大家也是於銀行工作,兩口子屬高收入的一群,工作收入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