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0 個
創新科技署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今日(30日)與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達成重要合作共識,加強香港與內地在對地觀測領域的互利合作,促進航天科技發展。太空所同時舉行遙感衞星建設項目啟動儀式,項目計劃...
為培育創科人才,都會大學將成爲本港首間自資院校,於2024/25年參與創新科技署旗下的「創科實習計劃」;超過2,000名修讀STEM相關學科本科及研究生最快可於明年暑假,藉計劃獲得創科相關實習機會。校...
第25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昨日(19日)在深圳閉幕,多項數據刷新紀錄,累計洽商交易額達373億元(人民幣,下同)。 規模歷來最大 近5千企參展 今屆高交會為期5天,展館規模達50萬平方米,比上...
近期本港接連發生樓宇外牆石屎或批盪剝落的事件,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以書面形式回覆議員提問時表示,由今年8月起,屋宇署在已接獲通知但仍未委聘註冊檢驗人員的樓宇當中,主動揀選有較高潛在風險的樓宇(如樓齡較...
紡織及製衣業今日舉辦研討會,主題是「數智化轉型 激發新動能」,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表示,特區政府希望繼續與行業緊密合作,以創新製造容量,以科技振興工業。研討由香港紡織業聯會主辦;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中國...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今日與深圳市副市長王守睿在香港,共同主持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發展聯合專責小組,第十次會議。港深雙方有就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未來發展,以及可在河套實施的專屬跨境措施,如便利...
年度學界盛事——第56屆聯校科學展覽(Joint School Science Exhibition,簡稱J.S.S.E.)開幕禮於於今天(8月22日)香港中央圖書館順利舉行,為一連七日活動揭開序幕。...
創新科技署現正招聘翻譯員/行政助理,月薪港幣29,000元至35,000元,視乎學歷及經驗而定。聘用條款獲聘用者將按非公務員合約條款聘用,固定為期兩年。【溫股知新】期待內地政策宣布 先睇個股業績公告入...
為配合香港特區政府「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培育本地創科人才,為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提供各項創科教育(TechEd)學習體驗,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將於7月21日(周五,教育日)及22日(周六,公眾日)一連兩天...
國家十四五規劃確立了香港未來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定位。特首李家超亦在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四大策略,以推動香港的創科發展。 香港的創科生態圈日益蓬勃,根據香港投資推廣署2022年初創企業統計調查,香...
基因及診斷檢測公司Prenetics(美:PRE)與香港中文大學李嘉誠醫學講座教授及創新診斷科技中心科研總監主任盧煜明宣布,將斥資2億美元(約15.6億港元)成立合資企業Insighta,Insigh...
基因測試公司Prenetics宣布,與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研究)及創新診斷科技中心科研總監主任盧煜明斥資2億美元(約15.6億港元),成立合資企業Insighta推出多癌種早期篩查。首個檢測聚焦肝癌和肺...
本年「創新科技獎學金」結果昨公布並舉行頒獎典禮,25位就讀醫科、生物科學等的大學生得獎,每人獲頒15萬元獎學金。其中一位得主於去年加入博士研究生團隊,參與「鼻病毒」研究,並冀轉化研究成果,惠及大眾;另...
本年「創新科技獎學金」結果今(13日)公布並舉行頒獎典禮,25位就讀醫科、生物科學等學科的大學生得獎,獲頒15萬元獎學金。其中一位得獎者於去年加入博士研究生團隊,親身參與「鼻病毒」研究,並冀轉化研究成...
【本報訊】立法會財委會昨日通過100億元撥款支持「產學研1+計劃」,計劃將以配對形式,資助不少於100支有潛質的大學團隊,在5年內分兩階段完成科研和成果商品化,每項目資助額由2千萬至1億元不等。 首批...
立法會財委會今日舉手通過撥款100億元,推出「產學研1+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不少於100支有潛質的大學團隊,在5年內分兩階段完成科技研發和將科研成果商品化,每個項目資助額由2000萬至1億元。大部分...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點,新界鄉議局昨日換屆選舉,鄉議局主席劉業強、副主席林偉強和莫錦貴全部連任。劉業強當選後表明,鄉議局會為北都發展出謀獻策,最重要是善用超過6千公頃的荒廢農地。 副主席莫錦貴...
政府今日宣布,委任效率專員李國彬為創新科技署署長。他將於6月12日履新,接替已展開退休前休假的潘婷婷。 至於現任司法機構副政務長(政策支援)兼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政務助理蘇貝茜將於6月12日接替李國彬出任...
現今不少行業都希望藉應用創新科技以作多方面改善。由創新科技署「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研發的自動運載機械人「小健」落地應用,自今年3月起於「香港傷健協會賽馬會傷健營」開始試運6個月,期望透...
渝港高層會晤暨渝港合作會議第一次會議今日下午在重慶舉行,是本屆政府就任以來,首個與內地省市成立的新合作機制,會上雙方就11個合作領域達成共識,涵蓋經貿投資、科技創新、物流等方面。 經貿投資方面包括大力...
由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張立領導的合作研究團隊發明了一種具有三維(3D)可變形能力的鐵磁性有機矽彈性體,進一步拓展可變形軟材料在工程領域的應用,例如塑造更靈活的軟體機械人。有關研究成果已於國際著...
【本報訊】港府為搶人才而設的「人才服務窗口」綫上平台,昨日開始投入運作,新設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亦同步接受申請。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有十足信心能在未來3年達到搶人才指標。 綫上平台 提供一站式服...
創新科技署今日(28日)宣布,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優化措施,包括撤銷聘用本地僱員的要求、延長配額有效期至2年及擴展至更多新興科技範疇,並在創新科技署署長認為有需要時增添新範疇,以切合本港創新科技發...
香港浸會大學領導一項前瞻性藝術科技項目「未來影院系統」,獲政府創新科技署轄下「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撥款3,540萬元,新系統盼讓使用者在新一代沉浸式影院環境下,以虛擬方式體驗歷史、文化和娛樂;此為該計...
本港大力推動創科及產業升級,政府2016年11月推出科技券計劃資助本地企業及機構提升生產力及升級轉型等。新一份審計報告批評,計劃處理申請緩慢,有28%的申請到審批完成平均相隔接近一年;另外,負責督導及...
港府於2016年推出「科技券」,支援本地企業及機構使用科技服務和方案,提高生產力或將業務流程升級轉型。審計報告指出,截至2021年12月31日, 在該12922宗申請中,有9 076宗已獲科技券計劃委...
行政長官李家超任內首份施政報告,為香港未來發展謀劃出清晰和具前瞻性的藍圖,備受社會各界好評。施政報告推出一系列新措施,着力推動本港「再工業化」進程、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及引進重點龍頭企業,正好積極回應...
中耳炎是常見的小兒感染,不少兒童因此出現中耳積水,嚴重更要使用中耳導管置入手術治療,但卻容易令耳朵產生的分泌物會形成菌膜,阻塞導管,甚至造成反覆感染。中文大學跨學科研究團隊合作,研發「磁控螺旋微機械人...
創科力量,夢想啟航!香港科學園現正舉行「創新科技嘉年華2022」,香港浸會大學在場內設置展館,展示藝術科技、太空探索相關計劃,以及其他科學前沿領域的卓越成就。 神舟護航椅 肩負重要設計 國家首次在香港...
創新科技署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舉辦「科技券攻略日」,推出全新採購平台,為本地企業及機構提供一個公開透明的報價系統。 集合逾200間服務供應商 為了改善「科技券」資助申請流程及解決中小企在尋找服務供應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