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科技署 下頁
共 87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操控機械人拯救世界,或許是不少人兒時的幻想。機械人動畫、電影大行其道,影響了不少人的童年,港產機械人品牌創辦人麥騫譽也不例外,兒時的機械人夢漸漸變為理想,一心想創造有益於人的機械人。他長大後從事與機械...

創新科技署今日(11日)推出第四輪院校中游研發計劃,歡迎院校提交以「藥物研發」和「綠色工程科技」為主題的研發項目撥款申請,截止日期為3月26日。 以「藥物研發」為主題的研發項目是指用作治理疾病的...

創新科技署今日(11日)推出第四輪院校中游研發計劃,歡迎院校提交以「藥物研發」和「綠色工程科技」為主題的研發項目撥款申請,截止日期為今年3月26日。每個項目的資助上限為500萬元,涉及多門學科或由多所...

新冠肺炎肆虐,香港百業蕭條,宣布為「遙距營商計劃」加碼。創新科技署今日(1 月 5 日)公布,政府「防疫抗疫基金」下「遙距營商計劃」(D-Biz)的撥款由港幣 15 億元增至 19 億元,為收到的合資...

創新科技署今日(5日)公布,「防疫抗疫基金」下「遙距營商計劃」(D-Biz)的撥款由15億元增加至19億元,由於企業對計劃的反應十分熱烈,政府希望透過增加計劃的承擔額,盡量滿足申請企業在疫情期間對遙距...

創新科技署今日公布,「創科創投基金」新增三間風險投資基金作共同投資夥伴,分別是「大灣區共同家園發展基金」、「道源資本」和「領渢資本」。 創新科技署今年初接受風投基金新一輪的申請,成為「創科創投基...
由創新科技署主辦,首度在綫舉行的「創新科技嘉年華2020」(下稱嘉年華)今日正式揭幕,市民大眾由即日起至12月31日可前往innocarnival.hk參加網上講座等不同精采活動,以及參觀創科虛擬展覽...

創新科技署主辦的「創新科技嘉年華2020」今日(23日)至12月31日在線舉行,展示超過170項本港大學、研發機構、政府部門、非政府機構和科技企業的創科成果,並有一系列創科工作坊和講座,啟發大眾對創科...

特首林鄭月娥周三發表任內第4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及「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企業聘請及派駐本地大學畢業生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名額2,000個。消息一出隨即引起熱議,林鄭月娥強調計劃並非輸出人才,...

城大昨日公布,獲創新科技署轄下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逾710萬港元,共有4個跨學科研究計劃成功獲得創新及科技基金,以應對新冠病毒。 其中獲約198萬元資助的機械工程學系助理教授Steven Wang,研...

城大於今(8日)公布,獲創新科技署轄下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一共逾710萬港元,共有4個跨學科研究計劃成功獲得創新及科技基金「公營機構試用計劃(為在香港防控2019冠狀病毒而設的項目)」資助,以從事應對新...

【本報訊】「遙距營商計劃」(D-Biz)已於10月31日截止申請。創新科技署昨日公布,計劃共收到38,572宗申請,由於申請眾多,當局會加快審批。 創新科技署公布,計劃收到32,143間企業、共38...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上周四閉幕,通過對十四五(2021-2025)規劃的意見。中共中央翌日召開記者會時,表態在未來5年的社會經濟藍圖中,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發展創科的聲音延綿20年,但成果...

「遙距營商計劃」(D-Biz ) 於10月31日截止申請。創新科技署今日(2日)公布,計劃收到共38,572宗申請,由於申請宗數眾多,當局會加快審批申請。 創新科技署公布,計劃收到32,143間...

新冠肺炎肆虐,為幫助中小企數碼轉型對抗疫市,政府推出「遙距營商計劃」(D-Biz) ,惜最後雷聲大雨點小,絕大多數申請者獲批款項比預期低得多。有業界商會提出盡快對外公布最新申請數據、採用虛擬合約、可覆...
生物科技公司「再心生物科技」(Novoheart)早在2017年尾,已在德國及加拿大雙重上市;今年初,亦再獲得香港特區政府轄下的創新科技署(ITC)新一輪資助撥款。 據資料顯示,結合現金回贈計劃和用...

首輪的遙距營商計劃(D-Biz)被嘲諷為「遙遠的D-Biz」,資助九牛一毛,與期望落差太遠,更傷盡業界的心。政府痛定思痛,早前創新科技署推出第二輪遙距營商計劃,截止報名日期為10月31日;當中加入了多...

政府在今年初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預留4,000萬元為本地大學的STEM學生推行短期「創科實習計劃」,實習期由4周至3個月,每名實習生可獲每月10,500元津貼。創科局指,有7間本地資助大學在剛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