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40 個
致癌物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即食麵方便又美味,深受不少人喜愛。然而,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今日(5日)公布,5款由印尼公司「MIE SEDAAP」生產的即食麵,被檢驗出農藥「環氧乙烷」超標,超過4噸產品被退運或銷...
最新消委會548期選擇月刊,測試市面上15款聲稱具抗菌或防蟎功能的床單和床褥保護套,發現全部樣本均具有不錯的防蟎效能,但8成樣本的抗菌功能未如理想,其中2款更檢出含有致癌物。而最終結果顯示,名牌貨「卡...
在家煮食,要懂得選擇合適的食油!不同的食油,冒煙點也不同,部份只適合低溫煮食,若過度加熱,可能產生致癌物質。營養師將講解橄欖油、花生油、粟米油等食油,適合煎、炒、煮、炸或是其他烹調方式。 最新影片推...
不少上班族都會喝咖啡提神,不過部分咖啡或因高溫烘焙產生致癌物丙烯酰胺。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水中銀)過去曾檢測30款即溶咖啡及37款連鎖店咖啡,合共67款樣本,結果發現有25款通過無毒檢...
香港出名街邊小吃,不論本地人或遊客都常「掃街」醫肚。本港營養師Charlene Wong在Instagram@annyeong.healthylife發文,列舉8款港式經典街頭小吃營養數值。一齊睇邊款...
牛油香滑可口,經常會搭配麵包意粉食用,但部分市面上發售的包裝牛油、植物牛油,就曾通過消委會測試,驗出含污染物3-MCPD及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究竟有哪款牛油是可安心食用?而選擇牛油時又有甚麼地方需要留...
香腸大多都高脂高鈉,長期食用容易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消委會最新檢測結果指出,市面30款香腸樣本中,有3款檢出含有影響男性生殖能力的「氨基脲」(SEM),為內地及歐美禁用的獸藥呋喃西林的代謝物;另有2款...
消委會發現30款香腸中,28款含高蛋白質,惟15款屬高脂及26款屬高鈉食物,5歲女童日吃4條最高鈉的「Harvest Creek」即超標。該會提醒消費者,長期進食可能會增加患高血壓、致癌或致關節軟骨退...
男性注意!多吃香腸暗藏生殖器官退化風險。消委會測試30款香腸,有3款檢出微量內地及歐美禁用的獸藥呋喃西林的代謝物「氨基脲」(SEM),其中1款的檢出量更超出歐盟標準13倍;實驗發現呋喃西林或動物令睪丸...
上海浦東一小區大量撤會釋出致癌物質的消毒藥片,導致多名居民出現喉痛、刺眼、嘔吐等不適症狀。事件曝光後,鎮政府連夜致歉,承認消毒措施不夠科學。 出現喉痛嘔吐 鎮政府致歉 一則「北蔡南新六村亂撒消毒片...
上海浦東一個屋苑大量撤會釋出致癌物質的消毒藥片,導致多名居民出現喉痛、刺眼、嘔吐。事件曝光後,鎮政府連夜致歉,承認消毒措施不夠科學。 「北蔡南新六村亂撒消毒片」的消息14日起在微博上廣傳,有居民向媒...
食油是家中必備品,日常烹調煮食少不了要用油。然而,本港消委會早前就曾抽查過市面上60款食油,發現41款含有塑化劑、46款含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另亦有9款含致癌物「苯並[a]芘」。TOPick整合檢...
豉油日常煮食必備的調味料,然而不少豉油會加入色素、增味劑、防腐劑等添加劑。TOPick檢視市面上常見的豉油,找出15款不含色素、真正0添加的豉油名單。 消委會曾指出,部分醬油所用的醬色III(E15...
薯片是不少人喜愛的零食,但愈香脆的薯片致癌物含量愈高。香港都會大學曾檢測10款薯片基因致癌物「丙烯酰胺」的含量,結果發現全部通過歐盟標準(每千克含量不超過750微克)。負責檢測的學者表示,顏色愈啡的薯...
政府刊憲將於4月30日禁售電子煙等另類吸煙產品。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與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合作,進行《香港青年吸食電子煙之行為及因素研究》調查發現,逾2成受訪青年曾吸食電子煙,且約1成人對電子煙觀感...
特區政府刊憲將於4月30日禁止進口、製造、售賣、分發和宣傳電子煙及加熱煙等另類吸煙產品。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與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合作,今天(13日)公布《香港青年吸食電子煙之行為及...
薯仔表皮發綠、發芽,切走了就可照吃?萬萬不可!本港食物安全中心指出,發綠、發芽代表薯仔已產生天然毒素,吃後有機會食物中毒,可致嚴重胃痛、噁心及嘔吐。除了薯仔,還有7類蔬果、雜糧要小心食用,以免食物中毒...
春季潮濕天氣來臨,容易導致家中木製器具發霉。而廚房中的砧板及筷子是家家戶戶所必備,在每日的飲食中都需要接觸;但若潮濕天氣下不留意衛生,則容易發霉滋生毒素,很可能將致癌物質吃下肚。 最新影片: ...
開採加密貨幣需用上大量電力,據悉全球每年用於「挖礦」的電力,比整個芬蘭每年消耗的電力還要多。但美國就有一間加密貨幣「挖礦」企業,成功利用煤電廠所留下的廢料發電,為數以百計挖掘比特幣的超級電腦提供電力。...
吃甜橙,識得揀要睇標籤密碼。網傳進口水果標籤上印有4位或5位的數字編碼,是內有玄機。有指「4」字開頭是代表基因改造,傳多吃基因改造水果可致不育,甚至有致癌風險。其實,這些數字是水果PLU碼(Price...
消委會測試29款紓壓塑膠玩具,逾八成樣本驗出潛在致癌物,可危害呼吸道和皮膚;更有一款含致癌塑化劑超標250倍,可損男性生殖系統、影響胎兒發育,海關正跟進。 還有逾七成半樣本不符歐盟玩具安全標準,例如...
疫情下人人留家抗疫,不少人會在家中打邊爐或BBQ烤肉,連帶電燒烤爐亦大行其道。最近消委會就測試了市面上11款電燒烤爐,發現當中7款使用時有燙傷或觸電的風險,呼籲消費者使用時須注意安全。有研究報告曾指出...
近年紓壓矽膠玩具(poppit)及可擠壓玩具(squeeze toy)成為大熱。消委會測試了市面上29款塑膠玩具,發現22款樣本未能符合玩具安全標準,其中「圓形魷魚遊戲Squeeze Toy」的塑化劑...
世界衛生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早已將酒精列為第一類致癌物,屬最高風險級別,與香煙、石棉等列為同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權威科學期刊《自然》雜誌最新研究,每天只需喝568ml啤酒...
疫情持續,不少市民都盡量留家煮食,易潔鑊是煮餸好幫手,既不易黐底且清洗方便。不過,有指易潔鑊塗層所用的物料PTFE,在煮食時可能會釋出致癌毒素PFOA(全氟辛酸)。TOPick檢視了市面上6款標明不含...
世界衛生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早已將酒精列為第一類致癌物,屬最高風險級別,與香煙、石棉等列為同級。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權威科學期刊《自然》雜誌最新研究,每天只需喝568ml...
消委會測試30款米製麵食,其中7款鈉含量跟標示不符,一款越南金邊粉更相差41倍;另有26個樣本檢出金屬污染物,當中9款檢出俗稱「砒霜」的致癌物無機砷,但驗出含量不高,正常食用未必影響健康。 米粉、米...
米製麵食因不經油炸,經常被認為是較為健康的選擇。但消費者委員會測試了市面30款預先包裝米製麵食樣本,包括乾米粉、乾河粉、乾米線、保鮮米線、乾金邊粉和韓式麵食,在金屬污染物方面,逾8成樣本被驗出鎘、鉻,...
【本報訊】工業化學物「雙酚S」多用於收據紙品和塑膠容器等,浸大研究發現,化學物或與乳腺腫瘤增生和惡化相關,建議市民接觸收據等物品後,勿觸摸口鼻並勤洗手,同時呼籲尋找更安全的代替品,建議就雙酚S應用訂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