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 下頁
共 26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口罩是必不可少的日用品。自日前傳出彩色口罩或含致癌物後,台灣食藥署就市面彩色口罩進行隨機抽檢,結果未發現不達標情形。然而,台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消基會)針對20款彩色口罩作檢測,發現...

南韓國家技術標準院(下稱國標院)日前進行本年度第5次定期安全調查,檢測逾千款電熱氈、各種取暖用品及兒童用品,結果發現部分產品嚴重達反安全標準,並對66款產品下達「召回」命令。其中,一款有「國民嬰兒浴缸...

食油是不可缺少的煮食用品,不過消委會早前抽查市面60款食油,發現大部份均含有塑化劑、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或是游離氯丙二醇(3-MCPD),沒有一款是不含有害物質的。TOPick綜合消委會檢測報告,歸納...

疫情期間,不少上班族都會選擇帶飯,但帶飯時大家有留意飯盒的質量嗎?大部份飯盒包含塑膠,用來裝熱飯熱菜又安全嗎?有媒體委託第3方權威機構檢測市面11個牌子的飯盒,當中包括不少知名品牌如膳魔師、Lock ...

嬰幼兒用品塑化劑含量,一向是家長關心的安全議題。台灣標準檢驗局近日公布一項檢測結果,發現兩款市面暢銷LG HAUSYS品牌舒適毯,塑化劑含量超標,其中一款更超標達397倍。有專家指出,嬰幼兒長期在塑膠...

海關今日(10日)公布一項就嬰兒頭枕進行的安全測試結果,發現一款嬰兒頭枕的塑化劑含量超出法例規定的上限4.3倍,呼籲市民馬上停用,商戶亦應立即下架。 海關人員早前從不同地區的零售商試購6款嬰兒頭...

每天穿著的膠拖鞋,原來暗藏健康危機!深圳消委會昨日(23日)公佈一份膠拖鞋檢測報告,在市面上抽查的15款膠拖鞋中,發現有3款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不符合歐盟規定,超標最多一款高達313倍,在淘寶有售。過...

不少人叫外賣,都會習慣用食店提供的塑膠器皿,如膠盒、膠碗來裝熱食,但原來部分塑膠遇上高溫,或會釋出塑化劑毒害人體。台灣一名腎臟科醫生近日分享一個案例,一對小姊弟家中長期用膠袋裝熱湯飲用,疑因攝取塑化劑...

市面上有各式各樣鑊鏟,其中膠鑊鏟價錢又平又輕巧,煮食時更不易破壞鑊面的易潔塗層,很多家庭也具備。消委會測試報告指,17款中式膠鑊鏟樣本中,發現有1款未達標示的耐熱溫度,鑊鏟頭浸入200°C的花生油1分...

膠鑊鏟價廉且輕巧,使用時又不易破壞鑊面的易潔塗層,是不少家庭必備的廚房用具。消委會測試17款中式膠鑊鏟,發現1款未達標示的耐熱溫度,鑊鏟頭浸入200°C的花生油1分鐘內已熱熔變形。檢測結果亦顯示,逾半...

日本人在設計文具方面非常在行,經常都推出新奇又實用的文具。近日一名設計師就推出一款小海豹造型擦膠公仔,樣貌非常逼真,不但可以站立,手部亦可以360轉動,超級療癒! 可以站立的海豹擦膠 售價最平$28...

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少人為減少在餐廳進食,都會選擇買外賣,並且回家後直接將食物連同膠盒放入微波爐加熱。不過,有研究顯示,部份塑膠遇高溫後,或會釋出有害物質如塑化劑,對人體神經細胞具神經毒性。生物科技公司...

長期接觸塑化劑,會增加患乳癌風險?台灣一名65歲婦人患上乳癌第二期,懷疑與長期用塑膠碗喝熱湯有關。根據台灣中央研究院一項研究結果,常接觸塑化劑產品的女性,罹患乳癌風險比一般人增加90%。 台灣腎臟科...

消委會測試了市面20款常見的保鮮紙、密實袋及保鮮袋,發現全部樣本都符合食物安全標準,當中2款保鮮紙,即「旭化成Asahi Kasei」及「鑽石Diamond」牌的平均雜質釋出較其他樣本高,另外3款保鮮...

台灣食藥署今日(26)公布邊境查驗不合格清單,其中由印度進口的宜家家居(IKEA)「TROLIGTVIS隨行杯」,被驗出塑化劑超標4.3倍,全部產品已依規定退回或銷毀,並未流入市面。TOPick發現本...

美國時裝品牌零售商「GAP」上海公司,近日向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提交召回計劃,回收一款原產國為越南的藏青色進口嬰幼兒T恤。該款T恤被指胸前印花的「鄰苯二甲酸二異壬脂」含量超標,如長期攝入,可對人體...

近年全球各地興起「走塑」,本港不少食肆也開始轉用可重用飲管,惟管壁易藏污納垢,必須用專用飲管刷清洗,變相造成另一種垃圾。 有90後理大畢業生研製出可拆開清洗的「壹對飲管」及可開合的「壹卷飲管」,只消...

萬聖節將至,海關早前在全港多區進行特別巡查行動,試購12款萬聖節玩具作安全測試,結果顯示,其中一款海盜帽及一款玩具斧頭的塑化物料,含有鄰苯二甲酸酯總重量分別為0.73%和0.17%,超出《玩具及兒童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