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359 個
教育議題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現時疫情復常,不少中學都復辦謝師宴,過往一直有網民討論謝師宴的收費,應充分考慮聚餐目的及學生負擔能力,以免活動變質。網上就曾流傳學校通告,通知學生繳付近千元參加謝師宴,惟不出席仍需繳付350。近日,亦...
校園暴力零容忍是共識,但家長該採取的處理手法,卻是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家長不應過度介入而窒礙子女的成長,有人則反駁:「假若係佢個孩子被人打,睇佢會否咁冷靜?咪一樣會同人死過?」 我則認為家長該先深...
朝早起身返工返學,尤其是星期一,真是一項大挑戰!近日新加坡有研究發現,大學生早上8am上第一堂,其實對學生沒有好處,發現愈早返,學生睡得愈少,成績更是愈差。有台灣醫生亦引述及引證有關研究,自己就正是星...
爸媽們想小朋友在2023兔年好似兔仔聰明伶俐、人見人愛,可以催旺文昌位及桃花運,玄學師傅鄭景文跟TOPick讀者分享10招,不妨參考一下,當然,小朋友努力、爸媽的協助都很重要。 究竟在玄學風水角度,...
本港復常之路,不再界定密切接觸者,即如有同住家人確診,沒染疫的同住者可自由外出。可是有家長不知應否讓密切接觸者的小朋友照常返學,而問網民意見。網民的意見兩極,有的支持如常返學,有的希望家長將心比己,顧...
曾健衡(Ken)是一位傳道人,兒子現年兩歲半。成為爸爸以前,Ken沒有思考太多關於家庭承擔的問題,生活比較自由。做爸爸以後,他要重新適應家庭生活,承擔做爸爸的責任和崗位。 最新影片推介: 建立...
芬蘭智力測試機構「Wiqtcom」繼今年5月後,再公布全球國家地區最新智商測試排名,總共有108個國家地區參與。結果依然是亞洲人天下,原本排第1的台灣,被兩個亞洲國家趕過,跌落第3;而上次第6位的香港...
今年的「學與教博覽2022」如期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7-9/12),有感疫情下的3年,學界努力突破傳統教學模式,以創新思維,讓學生在家中持續學習。隨着學校陸續恢復面授課堂,教師們除積極推行網上及面...
十年八年前,幼兒園的家長很流行購買一整套卡通人物英語學習教材,有影碟、識字卡、讀卡機、點讀筆等等,每套近兩萬港元。 「書展買四送一啊,你要不要湊一份?」 「我孩子大了不需要了,送給你女兒好不好?」...
第12屆「學與教博覽」將於12月7至9日於灣仔會展舉行,現場將設近400個展位,展示全球教育最新動向及教育科技,亦會舉辧逾270場主題演講、公開示範課、研討會和成品展示會。 今屆博覽以以「教育當下....
施政報告提出,由2023/24 學年起,推出應用教育文憑課程,以取代現有的毅進文憑課程。自資高等教育聯盟今日(9日)宣布,共8間院校下學年開辦應用教育文憑課程(DAE),畢業生相等於中學文憑試5科2級...
得公屋得天下!當中不少輪候者尤愛市區公屋,雖然樓齡一般偏舊,但地理交通方便無得輸。近日有名港媽在社交平台發帖,指第1派是牛池灣彩雲二邨,第2派是秀茂坪順天邨,可是第2派後心大心細,表示想方便小朋友葵涌...
認識《野人老師》的監製湯皓浚已經好多年,他邀請我參與這齣電視劇,演出推崇自然教育、大地小學的校長李世豪這個角色。我跟他說:「我講明先,我係一個好煩嘅演員,因為我會有好多問題。」果然,由接到劇本到開拍最...
上周在某中學辦了一場多元文化活動,請來土耳其和哈薩克朋友跟同學們分享他們的文化,並在禮堂展出這兩個民族色彩繽紛的手工藝、樂器、服裝等,學生表現非常雀躍,當得知土耳其朋友能說普通話,同學們都搶着問了很多...
30多年前,蘇明娟是交不起學雜費而面臨失學的上百萬名中國小學生之一。她在安徽一間簡陋教室裏讀書的模樣被媒體拍到,此後以「大眼睛」的代號,成為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兒童「希望工程」的招牌面孔。如今,蘇明娟已作...
你會常常工作時或學習時發白日夢嗎?會迷失在自己的思考中嗎?常常感覺到話說到一半便忘記了之後要說什麼嗎?會感到困難去組織自己要說的話嗎?常常有人抱怨你慢吞吞嗎?若你呈現這些情況,而沒有顯著的認知、情緒問...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課堂」第三課定於明日(12日)下午3時45分開始,神舟十四號太空人陳冬、劉洋、蔡旭哲將進行太空授課,中央廣播電視台將面向全球進行現場直播。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將繼續採...
內地有名9歲男童不愛讀書,家人勸極都無心向學,更主動說寧願工作,從事地盤工的爸爸,就趁假期來一場震撼教育,帶阿仔體驗一下做職安真漢子。兒子主要搬運廢鋼筋,工作體驗一日半後隨即後悔,說要回去讀書。 小...
《香港經濟日報集團》免責聲明 本節目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訊,但不能保證絕對無誤;資訊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概不負責。同時,節目內容僅作參考,並不構成要約﹑招攬﹑邀請﹑誘使﹑...
學習是持續的,亦不限於學業學術,在日常生活、大自然處處都是學習場所。港媽李心尹(Natalie)育有5歲半兒子樂樂,她跟丈夫有共識不想讓孩子接受傳統教學,之前一直在家學習,母子DIY很多玩具,一起走到...
兩年多以來疫情反覆,對孩子的影響不容忽視。據英國教育標準局(Ofsted)於今年4月所公布的一系列研究報告顯示,經過長期防疫隔離措施,學童在口語、書寫、社交情緒控制等基本技能成長進度遲緩。本港有機構以...
香港回歸祖國已25年,而隨着國安法實施,社會秩序亦逐步回復平穩;但有關「人心回歸」、即港人國民身份認同這一議題,仍有不少關鍵問題,須一一拆解。 改革教育方針 港府社會須協力 筆者眼見香港的愛國情緒...
一所幼稚園的課程專業與否,有時候家長單看學校網頁、宣傳單張的內容,甚至參加家長講座,未必就能完全掌握。但筆者認為家長仍然可以用園內的二三事,窺探一所幼稚園是否真的具備專業的條件,並以尊重幼兒發展的理念...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出身於浸會大學中文系,鍾情詩詞書畫,她借自己親筆練習的《愛蓮說》,鼓勵學生將書法藝術融入生活,學習在價值觀紛亂世代中,能「出淤泥而不染」。 鼓勵學生 書法藝術融入生活 蔡若蓮表示,...
「廣廈之歡空想亦快」是清朝一幅對聯的下聯,講的是窮人無屋住,諗下有間大屋都happy,這是個無奈的自我安慰。遠在唐朝,杜甫也寫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由唐至清,貧無立錐之地的問題,...
今天慶回歸,教育更要揸緊。 今時教好學生,光靠學校本身能力、資源未必足夠,要求助於外,鄺秀芝(Carol Kwong)介紹了TUF可以怎幫助校本啟導,助學生成長。 「教育無邊界」Teach Unl...
第六屆行政長官提名期4月15日結束,選舉將於5月8日舉行。中學校長會執行委員會今日(14日)向已經報名參選的前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去信,希望新一屆政府可多關注本港的教育及相關的議題,並與教育界多作溝通,積...
全港學校下周二起逐步恢復面授課堂,小學率先於4月19日起分階段復課,中學及幼稚園則於5月3日起分階段復課。復課後學生須每日進行快速測試,日前有港媽於網上討論區大呻自費買快測小數怕長計,有兩三名小朋友的...
談到疫情,大概人人都是抱怨;然而,形勢比人強,學習掌握科技手段,維持運營、服務客戶,成為疫下很多行業的必然選擇。 在過去兩年,香港某銀行很明顯地優化了電郵營銷推送系統,電郵模板具有很好的響應機制,營...
就讀的小學就在家附近,走十分鐘的路便到,很方便;升上中學,先要乘搭巴士到碼頭,再搭小輪過港島,然後又轉乘巴士,起碼要用上一個小時才到學校。由近到遠、由小學升中學,一切都不習慣,尤其是班主任開宗明義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