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遲緩 下頁
共 4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孩子患病,父母心痛得寧願代為受苦。內地廣東一名10個月大BB患有罕見病,爸媽在兒子3個月大,發現他發展遲緩、呼吸困難,求醫確診兒子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兒子小小年紀承受極大痛苦,家人心如刀割,不惜耗...

子女患病最心痛的莫過於父母,不過雙親的支持是孩子最大的強心針。內地一名4歲多的女童患有罕見病,導致發展遲緩,智力僅如1歲的孩子,至今仍不懂說話。女童因樣貌標緻如洋娃娃,引起網民熱議,心痛她受病魔折磨。...

父母因為工作忙碌未能照顧孩子,只能聘請保母幫忙,然而有時卻錯信保母。台灣一名父母於2019年將當時只有4個月大的女嬰交給無牌保母照顧,沒想到隔月女嬰臉部出現瘀傷,數天後女嬰疑遭劇烈搖晃而意識不清送院,...

食衞局局長昨日(25日)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使用疫苗)規例》(第599K章),認可復星/BioNTech疫苗在香港緊急使用,料首100萬劑於2月下旬抵港。特首林鄭月娥今日(26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被...

不少家長發現子女有發展遲緩時都會四處尋求治療方法,但原來部分發展遲緩是與基因疾病有關。中大兒科學系及婦產科學系遺傳醫學應用副教授莊淑貞醫生指出,小朋友發展遲緩有可能是腦部出現先天性基因疾病的表徵,家長...
作為本港5名遺傳科專科醫生之一,莊淑貞在中學做義工時亦曾接觸過不少有問題或發展障礙的小朋友,令她立志要在兒科發展。 中學時接觸病患 立志行醫 看到小朋友患病時,除了盡力醫治外,她亦會與其父母同行,...

近日內地有名5個月大女嬰出現健康問題,變成「大頭娃娃」,出現臉部腫脹肥胖、多毛及發展遲緩等情況,其後發現使用的面霜含有激素,當局已下令將涉事產品下架回收,並展開深入調查。 內地一款嬰兒用抑菌霜激...

做人父母要負責任!台灣一名37歲李姓女子日前謊稱自己血便報警求助,救護人員趕到現場後,她才坦承自己剛在馬桶誕下一名男嬰,男嬰當時已失去生命跡象。後來有李姓女子的朋友揭發,她其實是網上小有名氣的直播主「...

照顧患病家人心理壓力甚大。台灣一名單親媽媽因照顧患罕見病細女筋疲力盡,加上經濟窘困,便與13歲大女合力勒斃細女,事後與大女服用安眠藥企圖自縊。惟大女難頂勒頸之苦,自行掙脫後哭訴,「我們可以不要死嗎?」...

不少家長在孩童3、4歲時仍然會餵飯,但溺愛孩子可能會傷害孩子。台灣一名4歲男孩雙手無力,拿玩具時常常掉到地上,連積木也無力組合或拆解。媽媽帶他向醫生求診,醫生發現他書寫無力、排斥畫畫,估計與媽媽時常餵...

現為幼兒職業治療師的Crystal指出,視知覺(Visual Perception)在小朋友學習及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提升其技巧亦有助提升小朋友的學習和自理能力。因應疫情期間不時停課,她特意開設...
父母都想子女健康成長,中文大學現正招募200名早產嬰兒,希望及早檢測出任何潛在語言及認知發展障礙,更早制定個人化的介入治療方案。 凡懷孕37周前出生的嬰兒都屬早產,世衞估計全球比率為5至18%。早產...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大腦與認知研究所開展早產嬰兒語言及認知發展研究,現正招募200名輕度至中度早產嬰兒接受腦部磁力共振掃描及一系列評估,費用全免。是次研究有助及早檢測早產嬰兒的潛在語言及認知發展障礙,...

不因身體殘障而自卑。英國一名6歲女童患了罕見病先天性肌失養症,出現腿部肌肉無力虛弱等問題,她沒有自怨自艾,反而整天掛著笑臉,更自我挑戰,化身「神奇女俠」花一整月挑戰總長征300公里,希望為英國肌肉萎縮...

每個孩子的發展不一樣,但去到1歲半仍不懂走路及說話,就需接受專家評估。日前有台灣兒科醫生分享個案,一對婆媳帶同一歲半孩子前來打疫苗針,席間醫生發現孩子仍不會走路、不會說話,發展或比10個月大BB更慢,...

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今日(3日)公布第48屆「十大傑出青年選舉」結果,共有7人獲獎,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曹蕴怡屬其中之一。曹蕴怡7歲時眼看弟弟早產離世,當下就立志要做兒科醫生,至今...

中秋是燒烤的好時機。不過疫情下,可能不少人都會轉為在家中烤肉BBQ。家中烤肉雖然方便又美味,但有專家就表示室內燒烤或會釋放更多有害空氣物質,持續吸入或增致癌風險、影響精子健康等。 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

疫情之下不少人會選擇在室內打邊爐或燒烤,有研究報告指室內燒烤或打邊爐會釋放更多有害空氣物質,如一氧化碳、懸浮粒子2.5等,持續吸入或增加患癌風險。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系主任李順誠講解室內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