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兒童健康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老來得子經常聽聞,不過到83歲高齡仍有生育能力就非常少見,阿根廷一位營養專家Alberto Cormillot,2017年妻子去世,兩年後她再娶一名35歲的女生為妻,年齡相差58歲的「爺孫戀」透過生育...
濕疹患者長期受皮膚問題困擾,實是難受。港大醫科生李懿(Claudia)自幼深受濕疹之苦,因而對醫學產生濃厚興趣,盼望找出方法幫助長期病患。她亦希望以病人第一身角度,研究醫學相關的創新科技,把醫學理論轉...
益力多(Yakult)最早於1935年在日本生產及銷售,直至1962年進軍台灣,在當地稱為養樂多,1969年進軍香港,1瓶100ml。近日有台灣網友好奇「為何益力多都不出大瓶裝的?」,並表示100ml...
港大團隊研究發現,本港11歲以下小朋友染疫,特別是Omicron BA.2,在死亡及兒童深切治療、出現神經系統併發症比例,相比感染流感等高。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臨床名譽副教授關日華指,兒童感染Omicr...
餅乾鬆脆可口,是大人小朋友都喜歡吃的零食。不過,不少人在減肥期間解饞,都會選擇吃高纖維餅乾,但高纖維餅乾通常十分乾柴難入口。究竟有沒有適合減肥人士解饞的好味餅乾?營養學家王敏寧(Mandy Wong)...
因醫療事故而全身癱瘓臥床2年多的女童周天瑜,昨(23日)迎來7歲生日,醫護人員為天瑜開了一個小型生日會,悉心布置場地,並送上別有心思的禮物。天瑜的哥哥也親手寫了心意卡,希望能盡快跟妹妹重聚。 天瑜爸...
疫下學童停課近450天,生活、飲食習慣改變成致肥原因。中大醫學院聯同香港兒科基金調查發現,幼稚園及小學生疫下肥胖及超重情況,較疫前增達1.8倍,以高小學生最嚴重,10個就有2.4個超重,較疫前增逾2倍...
圈中模範夫婦張繼聰與謝安琪(Kay)育有一對子女,正所謂「孻女拉五臟」,張靖(Kakaball)一向深得爸爸阿聰歡心,阿聰不時為女兒拍下成長照及片段,以及上載到網上分享女兒日常。昨日(22日)阿聰上載...
童樂居虐兒案繼27名職員被控後,再多7名女職員被控,7人被控共14項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罪,涉及共10名兒童,連同將轉介至區域法院審理的17人,案件今(23日)於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各被告暫...
踏入夏天,又是蚊蟲出沒的季節,想預防蚊叮蟲咬,就要準備好驅蚊產品。日本雜誌《MONOQLO》最近搜羅了市面8款驅蚊劑,測試它們的驅蚊效果、防水性及使用感,找出最強的驅蚊產品。 《MONOQLO》是次...
2歲多信信換肝後已1年多,早前回醫院覆診時發現血管過窄阻塞,需緊急做手術,凝血指數持續異常,肝臟發出警報信號,信信需入院。他留醫院長達1個月多,當中需時轉藥去調校好藥物劑量。信信21日(星期二)終於可...
壽司刺身等生食必須確保新鮮,才不會容易進食後引致腹痛。日前有家長製作壽司讓子女帶回校進食,卻惹來批評,被指無常識,不注重食物衛生。 最新影片: 該名家長在Facebook群組「香港壽司刺身關注...
消委會早前測試市面28款預先包裝方包樣本,發現方包鈉含量較2018年測試結果稍高,食用2片(共約80克)攝入的鈉,已佔世衞建議一般成人每日攝取上限約22.6%。註冊營養師Gloria早前推薦了4款高纖...
疫情之下,小朋友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改變是致肥的原因。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與香港兒科基金一項問卷調查發現,幼稚園及小學生在疫情期間肥胖及超重情況,由疫情前的4.8%,急升至13.5%,升幅達1.8倍;...
孕婦分娩時或會感到不安,產房環境及對醫生的信任度都影響她們的生產情緒。近日墨西哥一間醫院在停電期間,醫生不理孕婦反對,利用3部手機照明,強行為她剖腹產,結果男嬰左耳幾乎被切斷,令媽媽非常痛心。 據英...
夏季是芒果、榴槤等水果生産的季節。時令水果雖然好吃,但糖分相對較高。註冊營養師Jim Lau在Facebook專頁發文,整理時令水果糖分陷阱,指出攝取糖份太多會引起一系列健康問題,不宜進食過量。 最...
昆蟲出沒注意!很多人怕被蚊針,皮膚痕癢難耐。坊間流傳有不少蚊針之說及止痕「偏方」,嬰幼兒被蚊叮特別紅腫?愛食肉的人很惹蚊?用指甲釘十字可止痕?台灣皮膚科醫生為大家拆解種種疑問。 對蚊蟲叮咬反應強弱因...
大人小朋友都會生眼瘡,又名眼挑針,小朋友尤其常見,有家長擔心小朋友在2個月反反覆覆生眼瘡,時好時壞,問馬琦傑醫師有何方法防治,馬醫師就分享了預防眼瘡5種方法及2大治療法,家長可參考一下,以備無患。 ...
醫管局今日(22日)表示,接獲香港醫務委員會通知,確認批准13名非本地培訓醫生的有限度執業註冊申請,其中5名是新的申請,另外8名屬續期申請,在公立醫院協助分擔前線醫生的工作量。該13名醫生將於解剖病理...
內地一名女童頸後長有一顆與膚色相近的「痣」,父母發現時,軟腍腍的觸感誤以為是「痣」,及後發現該「痣」愈來愈大,其母察覺有異 求診後才發現原來這顆「痣」是蜱蟲,隨即去求醫,醫生指,這是一隻活的蜱蟲,由於...
小朋友過瘦點算好?飲用營養奶有時飲不到太多,容易覺得飽飽滯滯,澳洲註冊營養師「糖果媽媽」就建議小朋友可以食用乳酪,爸媽可為過瘦的孩子選擇一些高熱量高蛋白質乳酪,它們的營養可以媲美營養奶,「糖果媽媽」選...
夏至來臨,天氣持續炎熱。香港人經常出入冷氣地方,亦常進食生冷食物,因覺得夏季天熱,宜多吃消暑食物。不過在中醫角度,夏季比冬季更容易受寒。李宇銘中醫學博士在專欄發表文章,解釋天熱更容易令人著涼原因,及避...
坊間有許多仿蟹柳,有父母都會讓小朋友吃,可是它其實是加工食物,成分大多數沒有真蟹肉,加入添加劑和食用色素。註冊中醫馬琦傑拆解仿蟹柳的成分,並分享了一款用原型食物真蟹肉烹調的有營湯。 註冊中醫馬琦傑在...
藝人兼瑜珈導師鍾麗淇(Margaret)與丈夫育有一對女兒,大女Isabella出生後發現患上罕見基因病,鍾麗淇這位「最強媽媽」不辭勞苦照顧女兒,大女至今已11歲。 最新影片:趙希洛專訪 ...
「病在兒身,痛在父母心」,馬來西亞一對網紅Jeff和Inthira於今年誕下女兒成為新手爸媽,B女在5個月大時第一次生病入院,爸媽將女兒生病經過及入院過程紀錄下來。女兒感染「鼻病毒」,患有上呼吸道病毒...
爸媽都想小朋友快高長大,或會讓孩子多飲牛奶去吸收鈣,有營養師就指出想小朋友長高其實只補鈣是不足夠,要多方面做好才可有助長高,當中有8大宜忌要注意,除了飲食之外,也要由生活習慣入手。 台灣營養師高紹庭...
疫情踏入第三年,經歷多次停課及最嚴重的第五波疫情,疫情前後出生的疫情BB都已開始牙牙學語,甚至已經上幼稚園。不過,有不少家長都擔憂小朋友在疫情期間,因無法上實體課,及較少外出,語言發展會較緩慢。言語治...
急凍餃子是不少港人喜愛的懶人食品,不過部分餃子熱量和脂肪不算低,吃得過多可能會致肥。TOPick最近檢視市面43款急凍餃子,發現只有一款屬於低脂。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資料,高脂定義為每100克固體食物...
據國家煙草專賣局官網消息,國家煙草專賣局繼續有序推進電子煙產業發展法治化規範化,明確規定電子煙產品不應使產品特徵風味呈現除煙草外的其他風味。 據《人民日報》報道,國家煙草專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禁售調...
患肌肉萎縮症、需輪椅代步的單親爸爸鄭先生(Chris),早年幸獲寄養家庭協助照料一對兒子,雖然只能在假日相見,但父子情感依舊深厚,默默地為對方付出。今日(19日)父親節,鄭生與11歲的大兒子希希一起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