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76 個
認知障礙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年紀漸長,體能下降,步履蹣跚似是難以避免,惟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CNN引述一項研究,長者年復一年的步態緩慢,可能是認知能力下降的早期迹象,這警號勿視作平常,身心體弱可增加迷路、跌倒及其他殘疾的風險。 ...
大家樂(00341)宣布,推出新品牌推廣「有大家, 就有大家樂」,除了上載三段故事短片,也會發起捐款活動。大家樂表示,從7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每售出一個「招牌焗豬扒飯」,便會捐出港幣1元予香港認知...
年紀漸長,體能下降,步履蹣跚似是難以避免,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一項研究,長者年復一年的步態緩慢,可能是認知能力下降的早期迹象,這警號勿視作平常,身心體弱可增加迷路、跌倒及其他殘疾的風險。 ...
為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警察樂隊與一眾青年樂手,包括香港鼓藝團、香港少青步操樂團、香港青年音樂訓練基金和油蔴地街坊會學校歌舞合唱團,以及本地知名音樂家及歌手錢國偉、陳潔靈(7月30日演出)和葉振棠(7...
食衞局局長陳肇始今日(12日)發表網誌,指新冠疫情為日常生活帶來不同的改變與挑戰,在小心保護自己和家人,減低受感染的機會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和身邊的人的精神健康,並努力保持心境開朗,呼籲市民一旦察覺自...
隨年紀漸長,其中聽力缺損似是必然,但其實大家不必逆來順受,因科技進步,近年助聽器已有大躍進,有聽不清東西10年的女士,戴上助聽器後重拾聽力,生活中再感受悠悠樂韻、與親友閒話家常,不再獨困愁城。 許女...
「我愛上這個小島,不會搬回到城市。」13年前遷居坪洲的何如寶說。 如寶從前是港島人,住在銅鑼灣,退休後為減低生活開支,於是搬到坪洲過退休生活。以為生活淡淡似是湖水,卻在小島上做義工,幫助不同階層的人...
現年69歲、住在護老院的「靚聲王」張偉文,今年2月確診新冠肺炎後送院治療,一度傳出病危消息,最終他於3月底康復出院,並於5月舉辦線上演唱會。不過,其經理人透露,張偉明失智症情況漸趨嚴重,曾於院舍用頭撞...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嚴重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也是最常見的認知障礙症,影響全球逾5千萬人口,惟未有有效治療方法。香港科技大學成立的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最近在早期診斷及治療取得突破,團隊建立的先進生物標誌物...
年屆83歲英籍醫生涉於家中藉替菲律賓籍女傭檢查身體時肆意非禮,並要求女傭替他手淫。涉案醫生早前經審訊後被裁定兩項非禮罪成,判監30個月,准保釋候上訴。高院今(29日)頒下判決書裁定上訴得直,批准控方申...
另有投訴個案爭議,牽涉住院保單的「認知障礙」條款。有受保人被電動滑板車撞到,腦部左額葉嚴重創傷,須住院兩個多月,醫療費逾百萬元,更出現認知障礙等後遺症。保險公司卻以保單列明,不會承保與認知障礙相關的費...
不少確診者在康復後會出現「長新冠」後遺症,當中最常見包括氣喘、疲倦、胃口轉差、輕度認知障礙等。香港電訊旗下遙距醫療服務平台DrGo今日(26日)宣布推出中醫視像診症服務,配合即日處方藥物送遞,讓用戶可...
70歲以上長者大概10個有一個患上認知障礙症,日前屯門有名認知障礙伯伯乘的士,一開始說出目的地跟上車地點一樣,的士司機充滿耐心,在區內一邊兜路,一邊問伯伯讓他記起去哪裡,最終成功送伯伯抵達目的地,更只...
不少老人家都會昏昏欲睡,有時坐在梳化也會慢慢睡着了,尤其在認知障礙症患者身上更加常見。有研究就發現,患有阿茲海默症等腦神經退化疾病,腦內的喚醒神經元比正常人為少,令患者容易產生睡意,並且顯得精神不振,...
第五波疫情爆發,政府防疫措施一再收緊,亦將「疫苗氣泡」更新至「疫苗通行證」,令資訊不流通的長者感到困擾。梁先生72歲,照顧有認知障礙的74歲親姐多年,疫下防疫措施變化多樣,他經常難以及時掌握,他說疫情...
第五波疫情爆發,學校停課,社署下不少服務都暫停。有照顧者平台早前做調查,發現有超過八成照顧者為女性;發現接近一半(48.9%)為61歲或以上長者,當中81歲或以上亦佔6.5%,以老護老情況嚴重。 有...
隨着連網技術趨向成熟與普及,物聯網(IoT)技術並不僅局限於新興產業,而是正在推進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有本地初創看準機會,在生活不同層面以及傳統行業尋找市場痛點,透過研發傳感器(Sensor)及搭配...
隨着連網技術趨向成熟與普及,物聯網(IoT)技術並不僅局限於新興產業,而是正在推進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 有本地初創看準機會,在生活不同層面以及傳統行業尋找市場痛點,透過研發傳感器(Sensor)及...
益智的桌上遊戲一向深受大人及小朋友歡迎,惟認知能力有限人士,往往未能了解簡單如啤牌的抽象符號含義。基督教懷智服務處的職業治療師團隊,3年前開始設計一套具體又簡易的遊戲卡,既有助中心學員理解,同時適合3...
香港有餐廳東主在餐室當眼處張貼了一張通告:「本餐廳聘用了一位聾啞人士職員,如對服務不滿想作出任何投訴,請直插本人,直插電話:xxx,謝謝。」 相信顧客看到上述窩心通告,肯定怨氣大消,大事化小,小事化...
意大利一名64歲工廠雜工因患有認知障礙症,健康每況愈下,然而他還有大約兩年多才能獲得退休金,為此他只有堅持身體不適仍繼續工作。一眾同事得悉他的情形後,竟主動捐出自己的年假給他,而公司亦承擔餘下的工作日...
42歲胡杏兒與老公李乘德(Philip)於2015年結婚後育有3子,分別為4歲的李奕霆(Brendan)、2歲的李奕霖(Ryan)和8個月大的李奕宏(Liam),一家五口生活幸福。昨日是胡杏兒與Phi...
疫情促使市民更注重健康,有本地初創以長者為對象,推出結合遊戲、認知訓練及AI分析報告的「NeuroGym」平台,幫助長者預測潛在疾病。醫念科技(MedMind)聯合創辦人及總監許天浩(Nathan)指...
疫情促使市民更加注重健康,有本地初創以長者為對象,推出結合遊戲、認知訓練及AI分析報告的「NeuroGym」平台,幫助長者預測潛在疾病。醫念科技(MedMind)聯合創辦人及總監許天浩(Nathan)...
人到老年,難免會受疾病所困,而「認知障礙症」(腦退化症)是老人家常見的病情,記性會愈來愈差。日本一名網民分享指,自己意外翻出患有「認知障礙症」的父親生前寫下的筆記,當中記錄了生活大小事項,及對抗「認知...
房協今日(9日)宣布,從「亞太區創新老年照護項目大奬」中獲得2項獎項,表揚房協於安老照護服務的傑出成就。房協行政總裁陳欽勉指,面對本港人口老化,推陳出新開展多元化的長者服務以照顧居民及社區所需,繼續提...
按照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目前全球有超過3000萬名老人癡呆症患者,而大多數患者年齡在65歲以上。近日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神經疾病中心聯合主任霍華德·L·韋納(Howard L. We...
港府及貿發局今(24日)於會展舉辦首個亞洲醫療高峰論壇,主題為「強韌迎變共塑可持續未來」,有逾70位商界及醫療專家參與,討論醫療科技、生物科技及智能醫療的最新發展,其中參與論壇演講嘉賓之一、有「無創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