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407 個
環保署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本港去年通過的垃圾收費條例草案預計最快在明年下半年落實。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18日)表示,本地的回收配套已經進步良多,而當前的關鍵瓶頸之一,就是關乎如何加強大眾「揼少啲 慳多啲 識回收」的知行合一,...
環境諮詢委員會日前舉行會議,討論膠袋徵費計劃。環保署指現時膠袋5毫子徵費已沿用多年,認為有需要檢視,建議將現時5毫子膠袋收費增加一倍至1元。 環諮會今日召開會議,有委員於會上質疑,每個膠袋的徵費僅由5...
申訴專員趙慧賢今日(12日)表示,新界村屋欠妥排污設施的執管,主動調查現行執管的成效及部門間的協作,向政府提出改善建議。 申訴專員公署,新界村屋的排污設施,例如化糞池,如果出現破損,可以造成環境衞生...
香港電燈擬加大風力發電規模,選定於南丫島西南面海域,興建離岸風力發電場,料2025年動工,2027年落成產電,輸電量達每年4億度,足夠12萬戶家庭使用,佔港燈總發電量4%。 港燈未公布工程造價,但承...
啟用6周年的屯門T‧PARK污泥處理廠,是本港現有轉廢為能設施之一,截至今年3月已為本港處理超過270萬公噸污泥,佔本港污泥總量中約98%,當中產生的電力超過3.3億度,減少89萬公噸溫室氣體排放。環...
本港每日產生共1.1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政府大力推動「轉廢為能」設施,以逐步取代將廢物送往堆填區。環保署正在石鼓洲旁興建首個焚燒都市固體廢物設施I‧PARK 1(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第一期),並擬於屯門曾...
本港每日產生共1.1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政府大力推動「轉廢為能」設施,以逐步取代送往堆填區。環保署正在石鼓洲旁興建中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第一期(I.PARK 1),並擬於屯門曾咀中部煤灰湖興建第二期(I....
環保署今日(3日)表示,元朗流浮山金屬回收場遮蓋或圍封金屬物料儲存堆以防止塵埃排放,以及未有在操作有關裝置或設備時防止排出塵埃、砂礫或顆粒,對附近居民造成環境滋擾,在粉嶺裁判法院被裁定三項違反《空氣污...
申訴專員早前發表報告,指環保署接手管理市面三色回收桶後,管理有改善。不過環保團體「綠惜地球」批評,街上回收桶標示不多,易出現混淆,盼政府重組架構之後,垃圾站會一併處理資源回收,同時亦要改善資訊管理。 ...
申訴專員公署昨天公布廢物分類回收桶的管理和成效主動調查報告,當中提出6項建議。綠惜地球高級項目主任劉兆朗今日(29日)表示,歡迎公署主動調查有關問題,但希望政府重組架構之後,垃圾站會處理資源回收,同時...
本港採石場陸續完成歷史任務,僅餘的屯門藍地石礦場,亦將於明年合約期滿,令本地用以建築的岩石骨料出現供應不穩的風險。為維持供應穩定,政府擬建香港首個地下採石場,同時進行岩洞發展造地。土木工程拓展署今日(...
申訴專員公署今日(28日)表示,現時公共空間回收桶上只有非常簡單的標示,未能有效減低市民不當使用回收桶的機會,環保署的流動應用程式「咪嘥嘢」內數個標示設有回收桶的地點與實際現場情況不符,該署已於今年2...
申訴專員公署今日(28日)表示,現時公共空間回收桶上只有非常簡單的標示,未能有效減低市民不當使用回收桶的機會,環保署的流動應用程式「咪嘥嘢」內數個標示設有回收桶的地點與實際現場情況不符,該署已於今年2...
【本報訊】環保署轄下「綠在區區」社區回收設施連同儲分系統昨日起恢復服務。環境局局長黃錦星預告,政府今年將繼續擴大回收網絡,其中2間新的「回收便利點」將於短期內投入服務;回收環保站「綠在黃大仙」將於今年...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表示,「綠在區區」社區回收設施已全面恢復服務,而《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也恢復記錄電子積分和兌換禮品。新一批十間回收便利點將陸續投入服務。 【理財智慧】比人綁架捉咗都有得賠? ...
大埔林村河繼上月底被大量綠植覆蓋河道後,再發現河水現變成藍色,引起關注。大埔區議員劉勇威亦呼籲街坊留意是否有人非法傾倒油漆物料,要及時通報以作出跟進。 最新影片: 有街坊於昨日(4月18日)在...
【本報訊】為支持惜物減廢,環保署計劃於今年內增設10間「回收便利點」,其中6間已於過去兩個月投入服務,令全港「回收便利點」擴展至總數共32間。 加強惜物減廢 今季再增4間 過去兩個月剛提入服務的「...
環境保護署發言人今日(4日)表示,自空氣污染管制上訴委員會1月27日駁回中國混凝土有限公司就環保署拒絶其位於油塘東源街22號混凝土廠指明工序牌照續牌申請的上訴後,環保署一直密切監察上述混凝土廠的運作,...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4日)表示,環保署「綠在區區」正在擴充「回收便利點」,支持各區民眾減廢。今年新批共10間,會相繼開業,提升社區回收服務。當中,已有6間新增「回收便利點」在過去2個月投入服務,包括...
受疫情影響,昂船洲污水處理廠的化學品出現供應不穩,渠務署上月28日起減少用作控制細菌的氯酸鈉溶液(漂水)用量,結果令荃灣一帶泳灘的大腸桿菌含量急升,8個泳灘中6個大腸桿菌含量超標41%至114%,其中...
有沒有試過回收日本零食包裝?當你翻到包裝袋背面,看到一個日文的、正方形的回收標誌,有時這個標誌下面還會說明包裝袋、膠托等部件分別使用不同塑膠物料。若你不懂日文,就只能「估估下」該如何處理:應該放進回收...
環保署今日(29日)公布,今年上月因觸犯環境保護署執行的管制條例,被法庭定罪的個案共有36宗。 署方指,被定罪的個案中違反《空氣污染管制條例》的個案有2宗;違反《噪音管制條例》的個案有8宗;違反《公...
2022年度專上學生暑期實習計劃已經推出,這計劃為正於本地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各專上院校就讀全日制經評審專上課程,並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的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僱用期大多由6月至8月...
環保署今日(25日)表示,向多個回收業相關商會和回收服務承辦商派發共約24000套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測試套裝及24000盒由中央政府捐贈的抗疫中成藥,呼籲回收業前線工作人員「願檢盡檢」,同心抗疫。 ...
【本報訊】環境保護署宣布推出「一次性前綫回收業員工資助計劃」,向前綫回收業員工提供每人每月2,000元的財政支援,為期5個月。 環保署向回收基金建議並獲得回收基金諮詢委員會同意,預留1億元,在回收基...
自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前綫回收業員工一直盡心盡力的服務社會,部份亦在較高健康風險環境下工作,為抗疫作出貢獻。有鑑於此,回收基金在企業資助計劃下推出「一次性前綫回收業員工資助計劃」,向前綫回收業員工提供...
環境保護署宣布推出「一次性前線回收業員工資助計劃」,向前線回收業員工提供每人每月2000元的財政支援,為期5個月。 環保署向回收基金建議並獲得回收基金諮詢委員會同意,預留1億港元,在回收基金的「...
環境保護署今日(21日)宣布推出「一次性前線回收業員工資助計劃」,回收基金將向回收公司的前線員工發放為期5個月,每人每月2,000元的津貼,即資助每人合共10,000元。受惠的前線員工人數估計約7,0...
第5波疫情持續,本港每日仍在進行圍封檢測工作。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昨表示,全港共有150個定點監測,覆蓋500萬人口,每2日做一次循環檢測,如同每2日為全港500萬市民做一次「群體快速檢測」。 8政策局...
本港第五波疫情嚴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20日)繼續主持每日記者會,交代相關抗疫工作進展,出席官員包括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及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交代有關圍封強檢的問題。 【11:55】難以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