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食譜 下頁

搜尋結果 435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蝦乾味道鮮美,蝦的形態完整,但價錢也比蝦米貴一些。朋友是水面人,以前家中叔伯有兩隻蝦艇,每次出海,兩隻蝦艇總是拍在一起落網拖蝦,據說這是香港人用「拍拖」來形容男女談戀愛的起源。 蝦乾含豐富蛋白質,味...

2023/06/05
欖角蝦乾蒸豬肉

這是水上人的家常菜,簡單而美味。在香港市場上能買到的蜆種類很多,特別是在夏天,街市同時會有三、四種不同的蜆,都是用海水養住,所含的沙基本已經吐淨,如果不放心,用淡鹽水泡一兩個小時就可以了。 廣東人喜...

2023/05/24
油鹽水浸花蛤

天氣炎熱,最適合就是食開胃又惹味的涼拌小食,食一口即刻「精神爽利」。今集《靚太廚房》有美食 Blogger Kiwi 教大家整涼拌酸辣薯仔絲,做法簡單,加上所需調味料都能在家找到,簡直是收工必整快靚正...

10:53 2023/05/23
【靚太廚房】酸辣惹味涼拌薯仔絲 一個動作令薯絲爽脆不變色

潮汕地區的海域,歷來盛產海鰻、黃花魚,所以也盛產魚肚。潮州人叫藥用的魚肚做「魚膠」,作為烹調用的魚肚叫做「魚鰾」。在潮州和汕頭的市場,有很多專賣魚鰾的海味店,大多數都是些鱔肚(鰻魚鰾)或一些雜鰾為多。...

2023/05/17
蝦米紹菜煮魚鰾

香港人的飲食習慣,普遍受西方影響,在席間是鹹甜分開吃,一定是吃完飯菜放下筷子之後,再上甜品。記得在七十年代末,那時中國剛剛開始開放,我們與老陳父母一起到成都旅行,席上就有甜燒白和八寶飯與其他菜式一起上...

2023/05/16
糯米紅棗

想為剛生育的媽媽燉補品?其實要留意母體身體狀況才可進補,否則「手尾長」。今集《靚太廚房》有金牌陪月珍姐為大家講解開刀及順產坐月分別、產後不同階段的飲食推介及坐月禁忌。 珍姐: 產後不能立即進補 ...

17:06 2023/05/15
【靚太廚房】開刀VS順產坐月飲食大不同 4大調理階段助媽媽恢復元氣

母親節快到,除送上禮物孝敬媽媽外,親自下廚整養顏甜品都是個好選擇。今集《靚太廚房》有註冊中醫鍾詠欣醫師分享滋潤養顏食譜及DIY抗衰老美容方法。鍾醫師更和家人三代同堂合作做出「平民燕窩」三雪甜品拼盤,大...

14:20 2023/05/09
【靚太廚房】母親節孝順媽咪由照顧健康入手 乖仔乖女必學滋陰養顏零失敗食譜

今天介紹的杞子醉蝦,適合在家炮製,做法非常簡單,保證一學就會,是請客吃飯的好菜式,而且可以預早準備。 醉蝦有不同的做法,有酒樓的做法是把洗淨的新鮮活蝦放進碗中,加入酒精度數高的烈酒,點火,用蓋把碗蓋...

2023/05/08
杞子醉蝦

眉豆又叫做白豆,北方人用眉豆加米煮粥,或加小麥製麵,吃之能飽肚,所以又稱為飯豆。眉豆性質溫和、理中益氣、補腎健脾治濕氣,而且老少咸宜,也沒有甚麼要注意忌食的缺點,是家庭煲湯的好材料。 客家人由中原遷...

2023/05/03
眉豆花生雞腳排骨湯

鮫魚,俗稱馬鮫郎,是鯖魚和吞拿魚的同科魚類。鮫魚是野生海魚,魚味濃、肉質較粗實,多肉少刺,是香港市場最常見的冰鮮海魚之一。 「第一鯧、第二、第三馬鮫郎」,這是昔日廣東漁民對海魚排名的一句俗語。市場上...

2023/04/26
煎封鮫魚扒

我家老陳很懷念在台灣讀中學的日子,讀的是台北板橋的華僑中學,都是來自香港、韓國和柬埔寨的僑生。每到周末,僑生們經常三三兩兩的到台北西門町逛街,不光是因為那是台北最熱鬧的地方,更是因為那裏有一條街叫中華...

2023/04/25
紅燒牛腱

豌豆黃是傳統北京小吃,在清朝時期,由民間傳入宮廷的小吃,經御廚精細改良後,再回流民間,所以北京的豌豆黃有兩種版本,一是仿膳製作的所謂宮廷小吃,另一種就是推着獨輪車的小販,或平民小食檔出售的豌豆黃兒,這...

2023/04/18
京城豌豆黃

又來到最適合野餐的季節,簡單地準備一張野餐墊、一些輕食飲料、基本餐具,就可以和親朋好友在草地上享受樂活時光。今集《靚太廚房》找來素食媽媽Doris和女女Mika教大家製作賣相吸引、IGable的櫻花便...

19:05 2023/04/17
【靚太廚房】素食媽媽奉行彩虹飲食法 親授春夏食譜+DIY天然染色料秘訣

家翁特級校對在《食經》中講及太史田雞:「太史田雞的創始者是江太史府第,當年與江太史有往還,或做過太史第嘉賓的,都吃過太史田雞,後來廣州的食家仿效了做法,客人食而甘之,問這是甚麼菜?仿效的人以太史田雞應...

2023/04/12
太史田雞

「炆」與「燜」的做法不同處,在於炆是不加蓋煮的,而燜是加密蓋長時間煮的。「炆」的時間會因材料不同而稍有長短,相等於外省菜中的「燒」,例如紅燒豆腐、乾燒鯉魚、醬燒茄子。 粵菜中有分紅炆與生炆,不同之處...

2023/03/28
生炆斑球

這是一個廣東人的普通家常菜,卻有着起碼百多年的歷史,也是不少香港人小時候的回憶,把它寫下來,現在或未來終有日會消失。 昔日廣州附近有一個地方叫做「大馬站」,相傳在清朝末年,廣州巡撫有日乘轎路過大馬站...

2023/03/27
大馬站火腩煲

叉燒受歡迎的程度極高,歷久不衰。其實製作叉燒,好吃與否,最關鍵的要訣,不在於用普通豬肉或者是黑毛豬,而是要精選豬肉的部位;有一些燒臘店或餐廳,用冷藏豬腿肉來做叉燒,肉質乾而粗糙,這種叉燒通常會在飯盒中...

2023/03/21
自製蜜汁叉燒

牛腱,是牛的腿肌肉。最近在官涌街市凍肉批發店,買到和牛腱,肉腍而味濃,一包有三條。我與店家相熟,請他取兩條切薄片分四包,餘下一條原條包裝,回家存放冰格,隨時取出解凍可用。原條的那條牛腱,用來做滷牛腱切...

2023/03/07
奇異果煀和牛腱

說一個有趣的故事。宮保雞丁是清代一位四川總督始創的,他姓丁名寶楨,貴州人,曾官封太子少保(負責教習太子),因在出任山東巡撫時,誅殺惡太監安德海出了名,得以升官為四川總督。 這位總督喜好研究烹調,在四...

2023/03/06
宮保蝦球海參

常見的花蟹分三種:第一種是紅蟹,為花蟹之最優者,味道鮮美,體形可以長得較大;第二種是藍花蟹,比紅蟹次一些;第三種是三點蟹,是梭子蟹的一種,蓋有三點黑圓點,最容易分辨,也是香港街市最常見的品種,價錢比紅...

2023/02/28
潮州凍花蟹

潮州有三寶:菜脯、鹹菜、魚露。菜脯即蘿蔔乾,潮州人的菜脯,是日常配白粥吃的雜鹹醃菜,也是炒菜常用的配料。潮州菜脯是選用優質白蘿蔔,用鹽水浸泡,然後再用鹽醃,蘿蔔變軟後取出曝曬三日,再放壇子中,加八角紅...

2023/02/22
潮州椒醬肉

潮州有一種特色食品叫老香櫞,或稱老香黃。香櫞即佛手果,以鹽、糖、甘草等材料進行多次醃製、炊熟、曬乾而成,陳封在瓦甕中,保存五年甚至二、三十年使之陳化,年份愈久,價值愈高。 烏黑油亮的老香櫞,味道芳香...

2023/02/15
老香櫞炆排骨

苔條又稱為苔菜,是天然野生的海藻,在中國東海、黃海的海邊天然生長。苔菜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藻膠和多種維他命,苔條的蛋白質中富含各種人體需要的氨基酸。中醫認為苔菜性寒,具清熱解毒功效。用天然的乾苔條,自...

2023/02/13
苔菜年糕

我們通常在吃牛腩粉、魚蛋粉的小店,吃到潮州的炸魚皮,超市也有賣包裝炸魚皮,近年還有鹹蛋黃炸魚皮,但要吃涼拌爽脆魚皮,就要去順德菜館或傳統生滾粥的店吃,近年生滾粥店愈來愈少,更難吃到爽魚皮了。 涼颼颼...

2023/02/08
涼拌爽脆魚皮

小時候讀書要背《滕王閣序》,長大了只記得最浪漫的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公元六七五年,唐朝洪州都督閻公重修滕王閣竣工,在重陽節設宴慶祝,著名文人王勃剛好回鄉省親,途經南昌,被邀出...

2023/02/07
炒雙層肉

花椒是中國古代用得最普遍的辛香調料之一,各地古食譜中都有使用花椒。只是到了明代,辣椒的傳入,使花椒地位被侵佔,花椒的食用便退回原產地巴蜀地區,成為麻辣鮮香的四川菜最有特色的香料之一。其他省份的菜式,也...

2023/01/17
椒鹽鮑魚

農曆新年將近,介紹大家一道香露焗大蝦,是年夜飯的好菜式,讓我先講講一個吃大蝦的故事。 馬連良是京劇四大鬚生之一,在家排行老三,人稱「馬三爺」,主演的名劇有《借東風》、《趙氏孤兒》、《群英會》等。鮮為...

2023/01/16
香露焗大蝦

如果你去杭州,一定不能錯過去吃一碗杭州湯麵,其中有一道蝦腰麵,就是用蝦和豬腰炒好來佐一大碗湯麵。上海人更絕,把蝦和豬腰炒成一道精美的小菜。 很多人喜歡吃豬腰,豬腰口感爽嫩,白灼腰膶加一大把薑葱絲,以...

2023/01/11
上海菜炒蝦腰

潮汕人愛吃甜食,是國人之最,這與潮汕地區盛產蔗糖不無關係。中國的蔗糖種植,最早是由印度傳入,據說在明朝時,福建南安的一位製糖師無意間發明了製作白糖,從此福建閩南和鄰近的潮汕地區,便成了全國種植蔗糖和生...

2022/12/28
糕燒雜錦

記得家翁喜歡吃桂花馬蹄,經常以此甜品奉客。桂花糖是自家釀的,馬蹄是用新鮮的桂林馬蹄。先把馬蹄削皮再切成粒,另外用桂花糖熬水,然後把馬蹄粒放進略煮即成。馬蹄桂花有桂花的香味,也有馬蹄的清甜爽口,是一道好...

2022/12/21
桂花糖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