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類別
  • 全部類別
  • 新聞
  • 影片
頻道 頻道
  • 任何頻道
  • 趨勢
  • 投資
  • 報章
  • 知識
  • 地產站
  • TOPick
  • 中小企
  • 理財
  • 即市財經
  • 中國
  • 科技
  • 國際
  • 商業
  • TV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由於疫情後的訪港旅客人數未回到疫情前水平,而且旅客的消費模式有變,由以往的純購物方式逐漸轉為文化深度遊,加上疫情後網購更盛行,因此核心區的租金有下跌迹象...

2023/11/22
廣東道呎租970元 亞太最貴全球第3

另外,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則指,加息令供款增加及樓價下跌形成負財富效應,影響消費的因素都有出現,但認為消費市場最大問題是本港服務及產品競爭力不足,令市民選擇離港消費...

14:55 2023/11/13
解構消費疲弱│ 按揭息率2年倍升 衝擊50萬戶家庭消費減外遊省支出

另外,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則指,加息令供款增加及樓價下跌形成負財富效應,影響消費的因素都有出現,但認為消費市場最大問題是本港服務及產品競爭力不足,令市民選擇離港消費...

2023/11/13
按息2年倍升 衝擊50萬戶家庭消費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則解釋,財富效應有分「虛」與「實」兩種,實的是收入增加,在消費上會更加闊綽;另一種是資產增加,而資產亦須視乎是甚麼資產,認為樓價升跌造成的財富效應不及股票、證券上升,因後者可以隨時套現...

2023/11/13
負資產飈 業主寧增儲蓄應對風險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補充,整體利率仍然高企,加上本港整體經濟下行,故銀主盤數量多乃正常現象;相關數字料於美聯儲正式減息之後才有望減少...

12:00 2023/11/12
一手低價出擊 銀主盤劈價求出貨 交投按月增逾兩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補充,整體利率仍然高企,加上本港整體經濟下行,故銀主盤數量多乃正常現象;相關數字料於美聯儲正式減息之後才有望減少...

2023/11/11
一手低價出擊 銀主盤劈價求出貨 交投按月增逾兩倍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根據財政預算案本年度政府開支約7600億元,1%即約76億元,他認為適度削減開支可以騰出資源開展新服務,是各地政府以至商界常見的做法...

10:09 2023/11/09
【香港要聞】學者稱開新稅需考慮整體經濟,議員料擴闊稅基難推進

另一名前能源諮詢委員會委員麥萃才亦指,兩電每年准許回報率最多為7.99%,能否拿到最高回報率亦視乎與政府的協商;而兩電日後按價格調節不同渠道的天然氣採購量,對燃料費下調有幫助...

2023/10/31
兩電全球購液化天然氣 長遠料減電費

新一份《施政報告》推出多項樓市減辣措施,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是次3項主要樓市辣招均有調整,故買賣物業的交易成本將會降低,料可釋放出一定購買力;不過部分辣招仍未完全撤銷,加上整體樓市的「基本面」不變,例如俄烏戰爭仍然持續、而美聯儲更預告於下月再次加息,令高息環境仍將維持一段時間,令樓價短期內僅有輕微波幅...

18:13 2023/10/25
施政報告2023│浸大麥萃才:樓市「基本面」不變+未完全撤辣 樓價短期僅輕微調整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購買力料釋出 樓價短期內波幅輕微 3項辣招均有調整,令買賣物業成本降低,料可釋放出購買力,不過部分辣招仍未完全撤銷,加上高息環境持續,令樓價短期內僅有輕微波幅...

2023/10/28
專家點睇「減辣」影響?

學者:還看明年邁減息周期 對於「減辣」能否刺激樓價回升,浸大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受到高息的基本因素影響,今年底前市況仍然會偏淡,內地專才「先免後徵」安排相信帶動一部分需求,但預計只屬曇花一現,相信要到明年進入減息周期之後,在「減息」、「減辣」的疊加效應下,樓價才會明顯反彈,短期內樓價會以2%至3%幅度調整...

2023/10/28
樓價續跌蒸發今年升幅 重返6年前

浸大商學院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亦稱,即使是細單位收租亦只有2至3厘,比不上擺放銀行定存有4至5厘利息,又稱當無風險利率上升將會導致樓價、股票等資產出現折讓...

2023/10/12
9月雙倍印花稅86宗新低 按月挫34%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今期綠債發行200億元,仍超額不少,反應不錯;雖然外圍息口吸引,但綠債在無風險下有可觀回報,值得持有...

18:28 2023/10/10
【綠債2023】首日掛牌暫守100元發行價 專家︰9手全中可長揸、98元以下可撈貨

惟早前兩位學者以理論推算,大膽預估綠債高見106元,分別為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以及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

18:12 2023/10/10
【綠債2023】零售綠色債券4273周三掛牌 專家籲低見幾錢可撈貨收息?

  浸大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如果政府考慮減辣,可以調整「從價印花稅」AVD,紓緩「先買後賣」換樓人士的經濟壓力;也可以逐步放寬「買家印花稅」BSD,例如豁免未住滿7年的來港專才,助解決專才居住問題...

12:15 2023/09/28
《本港樓市》梁志堅料港府放寬辣招會「做啲嘢」,惟樓價暫難急升

浸大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現時本港按息已經升高,影響到樓市購買力,樓價較年初有所回落,今年底前樓市難以明顯好轉,因利率高企、股市及經濟氛氣均弱;而明年樓市會否好轉取決於內地經濟環境會否改善,又相信由於本港整體經濟環境並非太差,個別行業亦有增長,相信在企業派發花紅帶動下,樓市需求有支持...

2023/09/21
觀望息口 二手屋苑連環穿心理關口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 麥萃才:經濟發展欠動力二手樓價難反彈 疫後本港經濟發展動力不大,加上利率仍處於高水平,令物業等資產價格有所下跌...

2023/09/09
專家睇市

不過,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則認為,「租平過供」不會對樓市有好大影響,住宅買賣及租賃市場並不是完全重疊,市民除了考慮供款之外,亦會考慮本身收入是否穩定,因此租金相對屬於剛性需求,而樓價則跟經濟狀況、對未來前景考慮有關...

2023/08/08
50大屋苑遇加息 全綫「租平過供」

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自北部都會區概念出台後,洪水橋一帶的配套、規劃有改善,當中洪水橋亦將建有港深西部鐵路連接深圳前海,加強北部都會區與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銜接,加上洪水橋鄰近屬未來創科重鎮帶的新田科技城,料日後可吸引來自內地的科創人才聚居,估計中長期對區內物業有正面影響,長遠更有升值機會...

2023/07/15
洪水橋拓核心商務區 帶挈區內樓價看俏

就金管局最新宣佈,放寬1500萬元或以下自用住宅物業按揭成數至最高7成,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措施最主要可亦幫助市民由「細樓換大樓」,改善居住環境,估計日後發展商會跟隨市場需求,進一步減少發展納米樓...

19:46 2023/07/07
【放寬按揭】浸大麥萃才:措施可激活「換樓鏈」 料發展商進一步減少興建納米樓

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自北部都會區概念出台後,洪水橋一帶的配套、規劃有改善,當中洪水橋亦將建有港深西部鐵路連接深圳前海,加強北部都會區與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銜接,加上洪水橋鄰近屬未來創科重鎮帶的新田科技城,料日後可吸引來自內地的科創人才聚居,估計中長期對區內物業有正面影響,長遠更有升值機會...

2023/07/11
洪水橋拓核心商務區 專家料利樓價

學者:相信銀行審批嚴格 浸大會計、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現時銀行由零利率恢復至較正常利率環境,故此比較有空間提供一次性回贈,而有關計劃採用固定回贈金額,有機會跟銀行資金池規模有關,亦是考慮到策略上爭取還款餘額較少的個案,日後遇到其他銀行搶轉按生意風險較細,希望做到「綁客」的效果...

2023/06/13
銀行奇招吸按揭客 回贈達7.5%

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指,任何超過3至5年的預測均有相當大的誤差度,特別是私人住宅落成量受樓價影響,發展商會按照市況情況調整建屋速度,若果單位賣不出便會減少補地價,令到未來供應減少作調節...

2023/04/28
團結基金:10年落成55萬公私營屋

去年94城市全屬難負擔 浸大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稱,香港居住在公營房屋比例高達5成,因此以全民收入作統計放大香港樓價難負擔的水平...

2023/03/22
港樓難負擔 學者:增公營屋可解決

浸大會計、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是次升幅反映買家及投資者看好後市,但難以確保整體住宅「辣招稅」成交會否保持升勢,又指依然要視乎上半年樓市成交量表現才可斷定樓市是否真正轉勢...

2023/03/10
通關效應 買家印花稅成交8個月高

浸大會計、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近期樓價急升,主要受通關及市場氣氛推動,但現階段僅屬反彈市,因一手積壓供應仍多,以及利率未見頂,將遏抑樓價升勢,直至第三季或第四季利率見頂,樓價將有望展現明顯升勢...

2023/03/04
樓價受惠通關 連升2周4個月高

門檻細節年內公布 助創就業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投資移民計劃不涵蓋房地產,不會加劇本港住宅供求失衡問題,但若只是投資金融資產對經濟幫助不大,因本港一向不乏金融資金,故此投資移民的資金應引導致投資實業,才能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2023/02/23
新投資移民吸才 需投指定行業

浸大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 麥萃才:通關效應有限 樓市仍以本地客為主 近期樓市氣氛向好,但暫時難以確認市場負面因素已消除,需留意外圍局勢變化,包括中美關係會否改善、俄烏戰事情況,市場憧憬中港通關後,一眾內地客會南下購置港樓,但估計對樓市實際幫助,沒有想像般大...

09:30 2023/02/11
【中港全面通關】樓市後市去向會點?專家:通關效應有限

浸大會計、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麥萃才指出,近期樓價升勢除受通關消息帶動,部分原因與年尾「花紅效應」有關,相信市場利好消息湧現下,樓價將呈反覆上升,若息口年內有望見頂,樓價升幅可達約5%...

2023/02/11
樓價指數按周彈近1.3% 近2年最大

浸大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 麥萃才:通關效應有限 樓市仍以本地客為主 近期樓市氣氛向好,但暫時難以確認市場負面因素已消除,需留意外圍局勢變化,包括中美關係會否改善、俄烏戰事情況,市場憧憬中港通關後,一眾內地客會南下購置港樓,但估計對樓市實際幫助,沒有想像般大...

2023/02/11
業界點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