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進階搜尋
- 全部類別
- 新聞
- 影片
- 任何頻道
- 趨勢
- 投資
- 報章
- 知識
- 地產站
- TOPick
- 中小企
- 理財
- 即市財經
- 中國
- 科技
- 國際
- 商業
- TV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踏入2023年,雖然不少銀行都降低了定期存款的年利率,但高息活期的優惠仍然延續,且帶來不少驚喜,定存消失了的5厘,可在高息活期推廣中尋找得到,而且有銀行更不只是個別月份有5厘,而是直至2024年1月都...
自從人民幣滙價於去年11月止跌喘穩後,港銀掀起定存劈息浪;幸而早前送虎迎兔之際,滙豐(HSBC)於年廿九(1月20日)全面加定存息...
招行日前發出業績快報,2022年收入按年上升4%至3,447.8億元人民幣,當中非利息收入按年下跌0.6%至1,265.5億元人民幣,全年盈利1,380億元人民幣...
高盛調升美團2023年及2024年經調整利潤預測,分別至156.5億元人民幣及334.06億元人民幣,反映綫下消費復甦較預期強勁、GTV趨勢及外滙因素...
【本報訊】人民銀行公布去年底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13.9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1.1%;房地產貸款餘額53.16萬億元,增長從去年的6.5%降至1.5%...
核心業務方面,中信証券料百度去年第四季整體收入跌4%至316億元(人民幣.下同),經調整盈利46億元,按年升12%,期內收入回落主要由於綫下經濟疲弱,但認為最困難時刻即將過去,公司業績有望逐季改善...
高盛又指,由於自營投資是按市價計算的,預計2023年新產生的約5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收益將反映在2023年的損益中,包括33億元的可實現收益,而自營投資收益或會推動2023年的盈利增長向上修正...
GPT升級推動AIGC迎萬億市場 根據Gartner預測,AIGC(AI生產內容)產生的數據到2025年,將佔所有數據的10%,而該比例在2021年不足1%;量子位智庫據現有技術及需求成熟度預測,AIGC到2030年的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人民幣...
法外貿認爲,旅遊業的復甦是中國經濟表現的重要序幕,疫情前國内旅遊收入達5.7萬億元人民幣,佔GDP的5.8%...
在一眾理財方式中,儲錢是最基本也最困難。你是否發現自己日日在努力賺錢,但存款卻不多反減?其實儲錢都講求方法,利用有效的儲錢法才能事半功倍,遠離存錢痛苦。即睇正確儲錢大法,脫離月月淪為「月光族」悲劇。 ...
HKET每日更新定期存款,高中低入場門檻、長中短存期,一目了然。 最新消息 港元定期存款邊間好 【】 【】 【】 【】 高息活期儲蓄存款 外幣...
中銀香港(02388)與中國銀行(03988)宣布展開第2期「數字人民幣」 (e-CNY)優先體驗活動,並加推1600個優先體驗名額...
無論是中國與全球經濟周期的相關性、中國央行寬鬆的幣策及房地產政策的托底,以及估值周期,均表明2023年中國資本市場回暖在即,以人民幣、大宗商品、能源、周期性和成長型板塊為代表的所有中國資本市場的資產類別都應有所表現...
《經濟通通訊社3日專訊》江蘇省政府印發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方案,當中提到,將探索在數字人民幣在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等應用...
環球央行加息,令銀行的定期存款年利率在去年升至5厘水平,多年來罕見。然而,美聯儲已經開始放緩加息幅度,點陣圖亦顯示利率高位或在2024年下降,即2023年可能見加息終章。近日多家銀行都減存息,港元定存...
建行亞洲為推廣其「月月增息儲蓄戶口」,客戶如果持有此戶口,做1星期外幣定期(人民幣、英鎊、加元、澳元、紐元),全部最高15厘...
美聯儲鮑威爾鴿派言論壓低美指,週四(2日)人民幣兌美元延續升勢,在岸價(CNY)收報6.7221,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漲189點,較上日夜盤收盤漲214點...
至於年內錄得6,520萬元滙兌虧損,相反上年度錄得2,750萬元滙兌收益,惟隨着人民幣2022年11月開始升值,而美國加息周期漸近尾聲,都有助2023年滙兌由虧損轉為收益...
離珠海拱北只需15分鐘車程的中山佳境康城,以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為賣點,目前在港推售的其3至4房戶型,接近現樓階段,入場價由239萬元(人民幣)起...
此外,近年內地多間港人子弟學校新成立,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牽頭成立的廣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學校,剛於去年9月開學,該校正就中小學1至11年級進行全球招生,設400個名額,全年學費介乎10.3萬至14.5萬元人民幣不等...
反擊Tesla 蔚來部分車款減價 近日汽車股消息好壞參半,繼Tesla於內地掀起減價戰,蔚來(09866)據報昨日起開始將2022款ES6和ES8減價促銷,減幅最高達10萬元(人民幣‧下同),而ES7也有一定的優惠幅度...
小米最新在社交平台公布調查結果,指出事件源於合作方北京某模塑科技公司因對下游供應商管理不善,洩露小米汽車前後保險槓的早期設計稿,並因應《保密協議》條款,要求該公司賠償100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