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施羅德發布了最新的經濟預測,並探討高通脹持續對環球中央銀行決策的影響。 施羅德(Schroders)對環球經濟預測進行了小幅調整後,通脹的趨勢將會再度出現。預期環球經濟在2024年增長2.8%,高於早...

今日
施羅德:環球通脹趨勢會再現

6月近末,經濟界對7月有兩大期待,一是即將召開的三中全會,二是政治局會議要對下半年經濟政策定調布局,相關展望都已有不少經濟學家開始發表觀點,其中發改委轄下國家信息中心原首席經濟師祝寶良的觀點,因最貼近...

今日
專家建言下半年 發展勝於防風險

救市,對投資者而言,似乎是利好;但效果卻要看救治方式,還有病患自身的考量。這「固本培元」之說,很明顯乃出自中醫的理念,然,這對股市的救治之效,按盤路反映,似乎未言「笑納」。這救市措詞,連帶市場一直期待...

17:18 2024/06/26
中藥救市論|港股能借固本培元之力嗎?

歐盟議會選舉結果顯示,右翼黨派崛起,法國總統埃曼努爾·馬克龍 (Emmanuel Macron)宣布法國將提前舉行下議院選舉。這令法國與德國的10年期政府債券孳息率之間的息差擴大至十多年來最高水平。股...

09:03 2024/06/26
景順拆解歐議會選舉投資啟示

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遼寧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表示,中國經濟第二季有望保持穩中向好,有信心、有能力實現全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疫後經濟如大病初癒「不能下猛藥」。他又回應中國電動車過剩質疑稱,中國電動車豐富...

2024/06/26
李強:中國疫後經濟 不能下猛藥

美國聯儲局在6月議息會議令市場意外的是會後點陣圖(點擊圖片放大)顯示,2024年底利率中位數卻由今年3月時的4.6厘,回升至今次的5.1厘,以現時聯邦基金利率來看,即是今年內僅減息1次。不過,縱觀美國...

20:52 2024/06/25
利率展望|2經濟憂慮令美9月啟動減息機會仍在

在後疫情時代,通脹升溫,除了日常的食、住、行,最令港人擔憂的是醫療通脹。施羅德香港退休業務總監劉以浩撰文指出,高於預期的醫療費用是重要退休議題,儘管香港人均醫療衛生開支總額達32,804港元(此為20...

17:13 2024/06/25
香港人均醫療開支$32,000 退休缺口達240萬元 如何應對長壽風險?

自2015年以來,本港債市規模增幅達60%香港債券與美國債券持高相關性香港債市中,最大的發行人為香港特區政府香港債市近年日趨蓬勃,富達國際基金經理彭添裕表示,自2015年以來,本港債市規模增幅達60%...

16:58 2024/06/25
香港債市|富達國際:香港債市獲AA評級兼與亞洲高風險資產關聯性低 可增加資產組合多元性

夏至,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使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宣告炎熱的夏天正式來臨。上週五中午,筆者跟同事外出探店,在灣仔覓到一份美味的沙拉。八爪魚配上溫泉蛋,再加上一些壽司米,讓被咳嗽折磨了一週...

13:25 2024/06/25
日本央行會否再次干預滙市

早前美聯儲再次宣佈維持利率不變,今年或將只有1次減息。香港利率下調又待何時?巴克萊研究團隊發表亞洲新興市場季度報告表示,香港的利率走低仍需要等待美國進入減息周期,速度將慢於美國。香港利率走低速度慢於美...

09:00 2024/06/25
香港利率何時走低?巴克萊︰速度會比美國更慢

幾個新信息看似不相關,但拼在一起可能見到一些關於中國未來人口圖像的端倪。首先是以上海單獨來算,其GDP已趕上日本、南韓這些富裕地區,而出生率的下跌也一樣緊貼,甚至超過。向來最低的南韓是0.7上下,但剛...

2024/06/25
生女跟母姓

假使在法國議會選舉中,勒龐領導的「國民聯盟」若勝並取得過半數議席,法國股市及歐元料將無可避免要大跌。從現今民調顯示,國民聯盟只能取得約三成席位,料難大舉把歐元推低。至於瑞士雖第二度減息,但以2.6%通...

2024/06/24
歐元1.06美元龐大支持

英通脹經歷近三年終重返2%,惟市場預期工黨上台將推振興經濟方案,或使通脹重臨。這解釋為何市場估英倫銀行有待11月才減息。受惠現今英國5.25%高息率,加上有望新經濟政策出台,及英通脹達標後政府可放手推...

2024/06/24
英鎊上升目標1.28美元

美國財政部把日本納入滙率操縱觀察名單,這雖不代表指摘或不許日本捍衛其貨幣弱勢,但消息公布後日圓仍遭拋售,事件反映內在因素脆弱一面,稍有疑似不利消息日圓便隨即跌。由於日央行下次議息會有待7月30日,現觀...

2024/06/24
日圓情況惡劣宜靜觀其變

國務院總理李強上周對澳洲的訪問雖未見為澳洲帶來實質貿易成果,但料可有利促進關係。歐洲國家已陸續進入減息周期,料可有利加快全球經濟發展以至對商品需求。反觀澳央行,於上周議息會還警告有加息可能,解釋澳元相...

2024/06/24
澳元上破67.2美仙有難度

新西蘭首季GDP按季比升0.2%,升幅雖微但總算扭轉了去年第四季經濟陷入衰退情況,當地經濟正慢慢適應5.5%高息率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另外,在上周恒天然的國際奶價拍賣中,價格雖跌,但仍約處20個月高位,...

2024/06/24
紐元60.5美仙支持龐大

加央行最近公開的6月5日議息會議記錄顯示,委員們曾考慮應否待7月才減息。雖然最終加央行選擇了當天便減息,但事件反映出加央行的行動是有提前執行情況,這或會放慢往後減息步伐,使現處相對低位的加元變得吸引。...

2024/06/24
加元目標1.36兌1美元

本周重點留意,法國議會的選舉結果及日央行會否出手捍衛日圓。 法國議會選舉繼續成為歐元拖累,原以為在是次選舉中,只是勒龐領導的「國民聯盟」與總統馬克龍領導的「復興黨」之爭。但突然間又多出個極左的「新人民...

2024/06/24
難兄難弟之歐元日圓

由於內房業擁有廣泛價值鏈,約佔中國GDP五分之一,於內地經濟發展而言十分關鍵,因此投資者一直對內房前景甚為關注。 2023年至2024年,中國地產業仍受困,物業價量齊跌。當局近月加推新一輪支持樓市措施...

2024/06/24
中國地產業前景樂觀

重點 1.光大證券國際伍禮賢預料,港股兩大利好因素無變,全年目標21000點。 2.伍禮賢認為,5月內地消費數據勝預期,利好市場對消費復甦憧憬。 3.他建議投資者留意四大板塊,分別是本地金融股、大型科...

2024/06/24
專訪光大伍禮賢:港股目標21000點 薦4大板塊

信和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海南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廖群發表最新觀點,重點如下:中國目前面臨的主要經濟矛盾是供過於求,這阻礙了經濟增長。「以舊換新」是一種對症下藥方案,...

14:39 2024/06/22
經濟學家廖群:以經濟學邏輯回應「以舊換新」質疑

瑞銀投資銀行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發表最新觀點,重點如下:5月份經濟活動表現不一,製造業投資和出口增長強勁,但房地產和基建投資表現疲軟。為促進內房去庫存,央行可能需要進一步增加再貸款規...

14:15 2024/06/22
瑞銀汪濤:內地5月經濟增長動能不一 政策待加碼

破產管理署最新公布5月份強制公司清盤案及破產案統計數據,個人破產呈請為871宗,按月升17%、按年多35%,為2022年4月930宗以後的單月新高。累計今年首5個月,破產管理署收到3,797宗個人破產...

2024/06/22
5月個人破產呈請871宗 港府:未反映實況

《外幣投資》作者陳業榮指,新西蘭第一季度GDP數據較預期好,但無改市場對其增長疲弱的看法。西太平洋銀行高級經濟學家Michael Gordon表示,盡管數據略高於預期,但數據細節幾乎沒有改變他們對基本...

2024/06/22
紐元低位徘徊

年初耀眼的日股近期似乎光芒有些黯淡。日本股市周一重挫,日經225指數盤中跌幅一度超過2%,最終收跌1.8%,創4月底以來新低。過去5年中,日經225指數挫逾1.8%的交易日不足6%。日股之跌,市場眾說...

19:11 2024/06/21
日股波動擴大 還有後勁嗎?

英倫銀行將於香港時間6月20日傍晚公布議息結果,一如市場預期般(詳見本文第一版),維持政策利率於5.25厘不變。英倫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今次以7票對2票維持利率不變,當中有2名官員支持減息0....

13:44 2024/06/21
英國議息|數據示英倫銀行年底前或減息2次(第二版)

《外幣投資》作者陳業榮指,新西蘭統計局周四公布第一季度經季節調整國內生產總值(GDP)較上年同期增長0.3%,略高於預期的增長0.2%。按季計算,第一季GDP較上季增長0.2%,好於預期的增長0.1%...

2024/06/21
紐元20天綫止步

我今年1月以來,大部分時間都去了澳門。我本已退休幾年,但仍「百足咁多爪」。所謂「退休」,天天仍都要忙於各種事務、會議、約會及寫作,剩下可用作思考的時間永遠都感到不夠。剛好有幾位舊同學、舊同事與校友在澳...

2024/06/21
大灣區澳門經濟初探

前人民銀行顧問余永定表示,中國應該打破對量化寬鬆(QE)的思想禁忌,債務問題的最終解決不是靠還債而是靠經濟增長。 據彭博社報道,2004至2006年擔任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余永定撰文稱,中國目前還...

2024/06/20
人行前顧問余永定 倡打破量寬禁忌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新公布2024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疫後復常表現獲肯定,排名回升兩級至第5位。舉凡研究調查,所用數據難免有取捨,故就算本港在個別範疇如國際貿易首屈一指,仍不代表已面面...

2024/06/20
競爭力升續求進 擴大優勢補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