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美國樂壇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正在歐洲舉行巡迴演唱會,據悉由於歐洲場次票價比北美低最多達8成,吸引不少北美Swifties(Taylor Swift歌迷)前往歐洲睇騷,刺激當地的二手票...

今日 17:21
Taylor Swift|歐洲場票價最多平北美8成 2手市場興盛

港元銀行定期存款,大型銀行如滙豐(00005)、渣打(02888)年息均不足4厘,計計數,做其存戶不如做其股東更着數滙豐、渣打年初至今累升逾13%至17%。另外,內地銀行股2024年預測息率逾6至10...

今日 17:16
6至10厘息銀行股 VS 3厘息港元定存

重點: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中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基金經理黃國英指出,AI發展加速將對銅及電力需求提升,料市場眼光亦由芯片轉向這些股份。富蘭克林指出,美股...

今日 16:14
AI浪潮|基金經理:AI耗能勁吼能源主題 中國高度重視AI發展

美國將在當地周四(27日)晚上舉行首場總統候選人公開辯論,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指控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服用藥物意圖加強辯論表現,並呼籲應該對拜登作藥物檢查。美國大選...

今日 16:14
美國大選|特朗普控拜登辯論前服藥加強表現 促需藥檢

從牌面上看,美國通脹無疑已漸漸受控,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按年增長率是3.3%,個人消費開支 (PCE)指數增長更僅2.7%。明明通脹回落,民調卻持續顯示美國人民不滿經濟現狀,背後的關鍵之一或在樓價...

今日 16:09
國金札記|美樓市韌性強 未必是好事

港股收息高峰期,本欄篩選未來一周除淨的6大高息股當中,其中最高的股份逾22厘息,該股明天除淨,今天乃收取末期息的最後買入日,「收息一族」宜把握除淨前操作!深高速息率7.5厘深圳高速公路(000548)...

今日 15:58
收息召集|最高22厘息股 最後召集 (附6大高息股除淨表)

美媒周四(27日)發布一項民調,指有6成受訪成人很可能會觀看,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當晚舉行的今屆首場總統大選電視辯論。各有超過4成人分別指,這場...

今日 15:30
美國大選|民調:6成人或觀首場辯論 對特朗普拜登選情影響重大

特首李家超接受報章訪問時確認,將出席今年11月在秘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他說東盟、中亞、中東,以及秘魯,都充滿投資潛力及商機,南美國家作為新興市場,較少受到地緣政治競爭的困擾。去年於美...

今日 15:27
國際關係|確認出席今年秘魯APEC領導人峰會 李家超:首要任務宣傳香港、吸引更多人來港

比特幣現貨ETF美國獲批的表現前車可鑑,以太幣現貨ETF獲批在望,能否照辦煮碗?美國以太幣現貨ETF上市再傳積極進展。上星期五多家發行人提交修訂後的S-1文件後,彭博分析師重申其預測,預期美國以太幣現...

今日 15:13
美國以太幣現貨ETF獲批在望!超級行情再現?

美國標普Case-Shiller的全國樓價指數顯示,4月樓價繼續創新高。數據指美國樓價按年錄得增長6.3%,雖然增長持續,但比3月已有放緩。加州聖地亞哥(San Diego)繼續成為增幅最大城市。美國...

今日 15:07
美國樓價|4月再創歷史新高 升幅放緩仍錄6.3%

根據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往績,巴菲特的投資標的在過去10年的回報逾3.8倍,跑贏標普500指數的逾1.6倍。巴菲特連日增持西方石油,持股比例已接近三成,反映巴菲特對於石油行業的長期發展趨勢持樂觀態度。市場...

今日 15:05
股神好油還是好油股?

生意場上,誰搶了誰的市場,投資人便關注誰,誰握了誰的錢景命脈,我們就買誰。套用在AI、應用在現實,神股英偉達,還有個「太上皇」的存在嗎?本輪AI革命,英偉達是大贏家,但王者也有其面對的「惱」事,也就是...

今日 15:04
英偉達的「太上皇 」能買嗎?

毛舜筠(毛姐)跟導演兼美術指導區丁平結婚30年,婚後誕下兩女區令山和區亦山,分別是28歲和23歲,毛姐早前接受鍾慧冰的個人頻道節目訪問,透露大女區令山8月出嫁做人妻啦!節目開始鍾慧冰恭喜毛姐「喬遷之喜...

今日 13:57
娛圈暖媽丨毛姐為遷就細女搬往山頂 毛舜筠不捨大女嫁到美國:呢個係我最難過

多間銀行推出的港元活期存款優惠,即將於本周尾到期,想享用優惠的存戶,宜趕快登記,把握機會。恒生銀行(00011)有兩項存款優惠,將於6月30日到期,分別是「PayDay+」和「活」用恒生存款服務(表三...

今日 13:29
港元活期|最高6厘息 存款優惠快搶

美國最高法院周三(26日)裁定,聯邦政府機構可繼續向社交平台施壓,要求這些公司刪除政府列為不實信息的內容,被視為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於選舉年的一大勝利。美國大選|首場辯論在即 拜登特...

今日 13:22
假新聞|美最高法院裁定 華府可施壓社交平台刪除假資訊

交銀國際2024下半年金融行業展望:建議在下半年投資組合中增加高股息股票,同時適度增配業績具有一定彈性的股票交銀國際看好保險行業,預計上市保險公司盈利將按年增速超10%交銀國際建議投資者在銀行板塊投資...

今日 12:51
高息 彈性 防禦力 交銀國際下半年3大選股方向

星級名家曾淵滄,經常為《MoneyTimes》分享最新觀點,現一文盡覽曾淵滄系列文章(包括專訪+專欄)如下:專訪曾淵滄:嚴選真‧高息股曾淵滄:中央護航港股 買ETF穩定市場 24/6/24港股繼續面對...

今日 12:08
救港股 中央買ETF 曾淵滄評護航(一文盡覽持續更新)

倘「現金為王」的時代結束,那誰才是一個個王?隨著利率有望由歷史高位回落,我們認為投資者是時候把資金投放到有收益潛力及資本增值機會的地方。一個多元化的債券組合部署,將有助投資者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市場形勢。...

今日 12:04
現金不再為王 誰才是「王」?

自去年底美聯儲鮑威爾表示加息周期已近尾聲,市場一直憧憬減息,債券市場成為投資者關注焦點。美國減息至今雖未實現,加拿大央行和歐洲央行卻在6月初率先減息,引發市場對全球減息潮揭開序幕的猜測。減息買債好?自...

今日 11:59
2024下半年投資密碼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張明發表最新觀點,重點如下:2018年年中至今的全球金價上漲,因國際地緣政治經濟衝突的爆發概率顯著上升,並衝擊全球經濟與資產價格。美國聯合盟國...

今日 11:52
黃金有價|社科院張明解構全球增金背後

Netflix去年實施打擊「寄生族」方案後,在今年第一季度財報表現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會員總數不但增長16%,營收獲利都相當出色。Netflix自然不能錯過機會,再考慮更多新策略來吸引客戶。近日就有...

今日 11:19
Netflix免費睇?|Netflix傳推新免費版方案 兩地區或率先試行

81歲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78歲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周四(27日)美東時間晚上9點(本港周五早上9點),會於亞特蘭大參與今屆首場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拜登與特朗普的年...

今日 11:07
美國大選|首場辯論在即 拜登特朗普年齡引憂慮

2024年,投資者需思考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美聯儲能否實現「軟着陸」 ── 即是將利率推高到一定水平後,維持一段時間以抑制通脹。但半年過去,宏觀經濟似乎朝「不着陸」發展。通脹依然頑固,經濟持續增長。事實上...

今日 10:15
為「現金新價值」做鋪墊

吉利汽車(00175)母公司吉利控股旗下富豪汽車(Volvo,內地稱沃爾沃汽車)宣布,鑑於美國將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徵收最多逾100%關稅,公司押後在美推出一款電動車。富豪汽車副行政總裁兼商務總監Bjor...

今日 09:32
美國對華加徵關稅在即 富豪汽車押後推新款電動車

港股於期結日前夕好淡爭持,恒指繼續徘徊於18,000關口。港股由5月高位回落,6月開始整固,市場注視7月的三中全會會否帶來利好消息,港股第3季可否重拾升勢?外圍方面,市場第3季將關注美國聯儲局何時啟動...

今日 08:31
ET開市直擊|芯片美股盤後捱沽點睇?提前展望第3季港美股市(歡迎觀眾問股)

人民幣中間價持續下調,顯示監管層引導滙價「有序貶值」,離岸價(CNH)昨日(26日)傍晚跌穿7.3關口,在岸價(CNY)則連續9日收盤下跌,齊刷新逾7個月新低。 官價6連跌 同創逾7個月低 人民幣在岸...

今日
在岸人幣9連跌 離岸曾失守7.3關

氣候問題被外界視為中美在緊張關係中仍可合作的領域,但中方認為,美國近期的舉動為合作帶來不確定性。中國氣候特使劉振民說,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不利於氣候合作,明年地緣政治局勢可能更緊張。 總理李強則強...

今日
京批美加華電動車稅 礙氣候合作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昨日表示,國外市場對中國電動車感到恐慌,起於目前貿易、投資尚未結合一起,新能源產業中企應在歐投資,透過投資進入當地產業鏈。 助進入當地產業鏈 萬鋼在夏季達沃斯論壇對於中國電動車...

今日
科協籲新能源中企 在歐投資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批評中國煽動反美情緒,阻礙兩國人民交流。中方指有關言論不符合事實,偏離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不符合中美正確相處之道,無助於雙邊關係健康穩定...

今日
中方斥美製造「寒蟬效應」 礙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