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填區

搜尋結果 346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垃圾徵費重推無期,本港現時每日1.1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棄置堆填區高踞不下,港府雖表明會全速推展兩個垃圾焚化爐,共處理9,000公噸垃圾,但要達至2035年「零廢堆填」的目標,仍要大力減廢,外界相信仍甚...

今日
零堆填挑戰巨 陸恭蕙:垃圾徵費勿放棄

在石鼓洲旁的全港首個現代垃圾焚化爐I•PARK1明年啟用,環保署昨安排傳媒拍攝施工。現場所見,所有預製組件已運抵,廠房和煙囱等正如火如荼興建。營運測試會在明年至完全投入運作期間進行,確保垃圾處理量可達...

2024/06/20
兩焚化爐 料可實現2035「零廢堆填」

在石鼓洲旁的全港首個現代垃圾焚化爐I・PARK1目標明年內啟用,環保署今早(19日)安排傳媒登島拍攝施工進展。現場所見,所有預製組件已運抵,廠房和煙囱等正如火如荼興建。營運測試會在明年至焚化爐完全投入...

13:05 2024/06/19
焚化爐|環保署:冀I・PARK1及2足以實現2035零廢堆填 有信心擁世界最先進技術

現時接收都市固體廢物的新界西及新界東北堆填區,將於2026年飽和,目前正進行擴建工程。其中過去常被港深兩地邊界居民投訴氣味問題的新界東北堆填區,將在I•PARK2投入運作後,停收都市固體垃圾,轉型接收...

2024/06/19
新界東北堆填區 推新措施減臭

【本報訊】政府日前發布《香港氫能發展策略》,中華煤氣與威立雅昨簽署合作備忘錄,於將軍澳新界東南堆填區擴建部分,合作生產綠氫,預計明年投產,每天可生產約330公斤氫氣,是本港首個綠氫項目。 兩間公司合作...

2024/06/19
港首個綠氫項目 生物沼氣轉化氫

現時接收都市固體廢物的新界西及新界東北堆填區,將於2026年飽和,目前正進行擴建工程。其中過去常被港深兩地邊界居民投訴氣味問題的新界東北堆填區,將在I・PARK2 投入運作後,停收都市固體垃圾,轉型接...

22:35 2024/06/18
新界東北堆填區|政府試驗以膠膜覆蓋堆填範圍減臭味 下月全面以O・PARK2處理豬廢料

本港每日棄置逾1.1萬噸都市固體廢物於堆填區,垃圾徵費無限期暫緩,政府指會加快建設垃圾焚化爐,確保2035年停止使用堆填區處理垃圾。據環境及生態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首個位於石鼓洲的焚化爐I・PARK1...

15:57 2024/06/18
焚化爐|I・PARK2第三季交環評報告 建造期或有望縮減兩年

4名環保署外判商員工涉收受廢物處置商員工的利是及飲品,協助回收商以「化妝車」掩人耳目,免費將建築廢物傾倒至堆填區。6人被廉署起訴串謀詐騙等罪,案件今(13日)於東區裁判法院提堂。被告暫毋須答辯,案件押...

17:35 2024/06/13
串謀詐騙|涉收賄助免費倒建築廢物 環保署外判商等6人准保釋候訊

港府本周一(27日)宣布暫緩實施垃圾徵費,近日坊間有指港府正與內地探討將垃圾運往內地焚化處理。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昨晚澄清,有關廢物資源一體化,是指推動大灣區共同發展廢物回收再造的綠色產業及設施,強...

2024/05/30
謝展寰:資源一體化 垃圾非運灣區焚燒

中國建築(03311)未來盈利將繼續雙位數增長,手頭訂單支持未來3年收入,低估值被市場忽視。 中國建築2024年首季收入按年上升12%至241.7億元,盈利則按年增長15%至39.1億元,以此計算每股...

2024/05/30
預測PE4.9倍 中國建築抵買

特區政府擱置垃圾徵費後,堆填壓力驟增。環境局表示,正尋求地方興建第三座焚化爐,也考慮與大灣區合作處理廢物。隨着減排技術進步,不少國家近年審慎重推焚化,本港亦有望藉此避免垃圾圍城之虞,但源頭減廢始終才是...

2024/05/30
焚化發電代堆填 回收減廢並肩進

港府本周一(27日)宣布暫緩實施垃圾徵費,近日坊間有指港府正同內地探討將垃圾運往內地焚化處理。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晚澄清,有關廢物資源一體化,是指推動大灣區共同發展廢物回收再造的綠色產業及相關設施...

22:24 2024/05/29
垃圾徵費︱謝展寰:並非簡單地送垃圾去大灣區焚燒 研北都區建第三座焚化爐

全城關注的垃圾徵費終於煞停,無限期暫緩,一年後再議。雖然,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昨日表示,待社會接受度提高時再推行政策;但多位官場中人直言,市民對垃圾徵費的抗拒度,一年後相信都不會大減,明年更是選舉年...

2024/05/29
垃圾徵費「告一段落」 明年難再重推

全城醞釀籌謀垃圾徵費廿載,昨天敲定無限期擱置。政策近月試點實行計劃時屢遇挑戰,各界確有共識8月1日難以全面推展,但政府如今以順應民意之名,花1年檢討政策,並加強回收和教育,更大問題是實際目標未盡釐清。...

2024/05/28
擱置徵費順民意 減廢政策需釐清

政府明日(27日)在立法會交代垃圾徵費未來路向。消息指,垃圾徵費不會如期8月實施,當局亦不會訂立具體實施時間。5個環團及關注團體,包括思匯政策研究所、綠色力量、綠色和平 、綠惜地球及綠領行動,今(26...

22:18 2024/05/26
垃圾徵費|5個環團去信李家超促勿一拖再拖 8月在除公屋外的政府管理場所實行首階段徵費

政府下周一(27日)向立法會交代垃圾徵費先行先試結果及政策路向。特首李家超昨指會認真考慮市民看法,本周與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及環境及生態局開會商討政策走向。有立法會議員料如期8月實施機會較低,但應該交代...

2024/05/22
李家超:認真考慮民意 本周開會商走向

在港專注資源回收及升級再造(upcycling)工作的企業可謂屈指可數,惟有不乏環保有心人瞄準市場需求增長,正在這領域默默耕耘。 紙包飲品盒回收漿廠「喵坊Mil Mill」創辦人葉文琪直言,早年為環保...

2024/05/16
喵坊舵手「半路出家」 拓循環經濟

本港首階段「走塑」實施近3周。環境及生態局今日(11日)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部分連鎖餐廳反映約7成外賣顧客不要外賣餐具,形容是令人十分鼓舞的開始,「一個綠色『走塑』文化正在香港產生」,局方盼望這個綠色...

16:59 2024/05/11
【走塑】首階段有連鎖餐廳反映7成外賣客「走餐具」 環境局回應「可降解膠更環保」疑問

都市固體廢物徵費即將實施,環保回收等議題再度成為熱話。多家時裝、零售、包裝及回收等領域的機構宣布成立協作小組,成員包括本地回收商喵坊、循環時裝平台OnTheList、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及推動循...

11:00 2024/04/25
垃圾徵費|時裝及零售業界合作應對垃圾徵費 不同持份者互補以實踐可持續發展

「走塑在即」,急在燃眉,港人對塑膠替代品不滿情緒日增,傳媒和互聯網出現「臨床研究」,例如把紙製吸管放在飲品中幾分鐘便會變軟不能使用,還有食店投訴替代品價錢貴影響收入,又有顧客投訴各種不便之處。 他們所...

2024/04/25
非走不可

去年是中國經濟走出疫情的第一年,GDP實質增速5.2%,遠好於世界其他發達經濟體;不過,GDP的名義增長率只有約4.2%,比前一年的GDP名義增長率約5.3%,差不多下降了1.1個百分點,說明如果不考...

2024/04/23
只有加力發展 才能有效化解矛盾

環保是世界大潮流,加上垃圾徵費將至,二手物品買賣可能是另一商機。Carousell旗下的、在星馬有逾20家門店的二手衣物零售商REFASH正式登陸香港,首間店將於周六(20日)在旺角新世紀廣場MOKO...

2024/04/18
二手衣物零售商 REFASH周六開店

近日本地除了北上消費,垃圾徵費也是另一城中熱門話題。政府把垃圾徵費的生效日期從今年的4月1日押後至8月1日,讓市民有更多時間去適應,但垃圾徵費在鄉郊村屋的執行上是較難處理的。 相信絕大部分香港市民都是...

2024/04/15
垃圾徵費對鄉郊村屋影響

本港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失控增長,推行減廢措施絕對有迫切性,惟對於管制即棄塑膠產品,坊間仍然疑慮重重,疑團主要圍繞禁令生效後有何代替品、以及成本等具體問題,港府必須作充分解說,確保社會理解政策原意並消化...

2024/04/13
走塑時代掀帷幕 配套解說釋疑團

垃圾徵費涉及全港七百多萬市民,現時押後到8月,立法會昨日辯論此事,正好反映議員的最新取態。現時看來,主要政黨的議員較傾向再押後實施,但也有一些議員希望如期落實,有不少議員亦不希望全面擱置。 高官放軟口...

2024/04/12
垃圾徵費倘調整 如何下刀考功夫

港府8月會否落實垃圾徵費?從現時的政治風向來說,機會大減,即使推行,相信也會作大幅調整。政府將在「先行先試」的14個試點做民調,有政圈中人估計,收集到的意見料負面居多。 垃圾徵費是上屆政府拍板,今屆政...

2024/04/10
垃圾徵費8月推 吹淡風

社會就垃圾徵費應否如期8月實施議論紛紛,環境運動委員會主席、稻苗飲食專業學會榮譽會長黃傑龍在社交平台發文指,香港過去10年的廢物管理策略及基建已有跟大進步,與提出政策時的大背景不同,又稱消費過熱的時代...

18:30 2024/04/09
【垃圾徵費】垃圾徵費=冷卻消費 黃傑龍:不適合2024年的香港

2018年國務院發布了《「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旨在推動綠色發展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以最大限度減少堆填量。而在2022年生態環境部公布「無廢城市」建設的城市名單中...

2024/04/02
城際垃圾焚化宜合作 打造「無廢」灣區

首階段規管即棄塑膠下月22日推,不少食肆正物色替代餐具。本報比較8間食肆,包括兩餸飯店及酒樓等,由發泡膠盒及膠餐具,轉用膠或植物纖維盒和木餐具等替代品,每套成本普遍貴近3毫至近2元,成本高逾一半至1倍...

2024/03/14
食肆走塑換餐具成本增 外賣擬再加價

警方今日(2日)凌晨0時28分,接獲青山稔灣路新界西堆填區擴建地盤職員報案,指1名64歲男工人懷疑在上址暈倒。警方接報到場,將男工人送往屯門醫院治理,其後被證實死亡。初步調查相信,男工人昨日下午5時半...

10:34 2024/03/02
【暈倒不治】新界西堆填區擴建地盤工人暈倒7小時始被發現 環保署要求承辦商7天內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