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滙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現時港元銀行定存的高息之選盡在3個月,4厘息、4厘半息、6厘息,任君選擇。對港元銀行定存的偏好者而論,衡量息率趨勢,除了看美息,還要看本港的資金情況。下圖是本港銀行同業拆息今天與一個月前的比對,基本上...

今日 11:41
港元定存|銀行搶3個月資金 6厘息、4厘息任揀

歐洲國家盃已開幕,賽事如火如荼進行,賽事是團結歐洲國家的象徵。不過,在政治領域,歐洲也掀起新一輪脫歐之戰。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獲得超過3成選票,得票率較總統馬克龍領導...

今日 10:51
歐洲國家盃對法國選戰 團結VS分裂?

6隻高息股今周除淨,股息率最高15.2厘,包括強勢藍籌中石油(00857),「收息一族」記低以下日子!第一太平息率6.3厘第一太平(00142)將於6月18日除淨,派末期息0.125港元,連計已派中期...

今日 10:28
中石油除息|最高8厘息 6隻高息股除淨衝刺

香港政府2021年推出的第八批,也是市場上最後一批iBond(04246)將於今年6月23日到期,持有人將取得本金和最後一次債息,投資者如想繼續穩健賺取4厘以上回報,以下有五大選項。詳見以下組圖:...

今日 08:10
iBond資金將回籠 部署下個4厘以上賺息機會

踏入2024年下半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顯著下跌,通脹趨勢仍難預測,甚至可能出現再度升温的風險。我們認為,央行仍面臨艱難挑戰,而市場將密切關注通脹數據和央行行動,市場波動可能由此將會加劇。通脹走勢...

今日 08:07
普徠仕專欄|留意下半年市場環境 通脹或再升温

美國通脹數據有緩和迹象,星展銀行首席經濟師Taimur Baig認為,聯儲局於未來3個月必須同時看到勞動力市場緊張情況紓緩及通脹回落,才會開始減息,該行維持美國今年減息兩次的預測,分別於9月及12月各...

今日
星展:亞洲央行料不會提早減息

困擾歐洲主要是政治風險,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解散國民議會提前選舉,令市場擔心極右的國民聯盟一旦上台,法國會疏離歐盟。法國作為歐盟核心國,這正是市場憂慮所在。不過馬克龍的民調支持率雖落後,但以法國的選舉制...

今日
歐元1.06美元有龐大支持

本周是英國較重要的一周。周三有5月份CPI通脹數字公布,周四有英倫銀行議息會。周五有5月零售銷售及6月採購經理指數公布等。英國將於7月4日大選,普遍估計英倫銀行不會於本周改動貨幣政策,但料英倫銀行的言...

今日
英鎊暫難破1.28美元阻力

上周議息會,市場原以為日央行會把每月6萬億日圓的購債規模削減,以示對日圓支持。但會後,只謂會待7月底議息會才公布細節,加息相信就更遙遙無期。在缺乏實際支持下,提防市場會把日圓推至158/160兌1美元...

今日
日圓市場或試日央行底綫

本周二澳央行將議息,鑑於4月份年通脹率回升上3.6%,一般估計澳央行最快減息日期也待明年7月,所以是次議息會相信要留意因素不多。當地5月份通脹率則待本月26日才公布。反觀澳元滙價,其基礎因素雖好,唯技...

今日
澳元提防澳元作技術調整

歐盟上周宣布對進口內地電動車徵額外關稅。而內地傳媒指,不排除中央或對進口內地的歐盟乳製品作相應報復行動。據中國海關數字,歐盟是內地第二大乳製品進口國。假若中央一旦打擊歐盟進口乳製品,受惠的可能是新西蘭...

今日
紐元62美仙阻力不易破

美國經濟從首季起便放慢,以美加的關系這某程度上解釋了加元弱的原因。加央行減息及紐油有困難重上80美元都視為拖低加元因素。值得留意是,在這一切利淡因素下,加元仍能穩守1.384兌1美元支持。隨全球步向減...

今日
加元仍能穩守1.384支持

上周受惠多方利好因素疊加下推升了美元,惟美元若要真正升還有不少欄要跨越。 除了聯儲局議息會為上周市場帶來短暫波動外,上周美元明顯走強。美元升並非靠單一因素導致,而是受到多方利好因素疊加所造成。 法國總...

今日
美元再升要跨越的欄

愈來愈多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在香港馬路上行走。 中國電動車技術領先、價錢便宜、款式新穎。歐、日的出品難以匹敵,美國的Tesla大佬位置岌岌可危。 中國製造的電動車搶佔世界市場速度之快,傳統先進汽車生產國...

今日
走出去何止電動車

重點 1.中國銀行(03988)(下稱「中行」)海外業務佔比遠高過其他內銀股,有望繼續受惠美國推遲減息。 2.內房債務危機漸見消退,有助中行紓緩內地業務淨息差(NIM)收窄壓力。 3.參考估值紀錄及券...

今日
中行 3動力助高股息持續

行政總裁馬斯克薪酬方案獲股東通過,獲得壓倒性77%支持挾淡倉領軍人物Keith Gill最新GME持倉增至900萬股 美國數據轉弱,以及進口物價紓緩,進一步預視儲局減息壓力,利好道指跌幅收窄,納指5連...

04:32 2024/06/15
美股收市|納指5連升破頂 道指跌幅縮至57點 法股再挫2.7%憂政局動盪

日本央行周五議息一如預期維持短期利率目標在0至0.1%不變,但決定開始縮減巨額購債規模,以緩慢但穩步退出大規模貨幣刺激政策。盡管日本央行將繼續以目前每月約6萬億日圓的速度購買公債,但央行決定在7月的會...

2024/06/15
央行偏鴿 日圓受壓

資深外滙評論員陳健豪指,美聯儲局議息會議結束後,點陣圖反映2024年只減息1次,但在2025年及2026年料各減息4次,即整個減息周期次數維持在9次。 加拿大央行暗示仍有機會進一步減息的可能。加拿大央...

2024/06/15
加元窄幅上落

市場的情緒周期看似複雜,但實際非常簡單;貪婪:在情緒周期的頂部,充斥著各種樂觀的看好言論,資金大量流入。恐慌:在情緒周期的底部,充斥着各種悲觀的看淡言論,資金大量流出,但本身人對於樂觀與悲觀的看法,就...

20:10 2024/06/14
美股當恐懼還是貪婪

日本央行維持基準利率0%-0.1%不變,符預期將減少買債規模,下次會議上公布具體計劃植田和男表示,若經濟狀況許可或會在7月加息,稱削減買債規模將相當大日本央行公布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

18:39 2024/06/14
日圓走勢|日本央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將減少買債規模 植田和男:若經濟數據許可或會7月加息 日圓兌港元穿5算

數碼時代下,人工智能(AI)逐步融入我們的生活和理財規劃,根據智安投Endowus最新發布的《2024財富洞察報告》,綫上財富管理平台是500名香港和新加坡受訪者首選獲取財務顧問服務的渠道。AI及智能...

15:55 2024/06/14
AI時代 財務顧問的「靈魂拷問」

6隻高息股未來一周除淨,息率介乎7至15.2厘,不少股份已步進收息最後召集時間,「收息一族」記低以下日子!嘉華國際息率9.0厘嘉華國際(00173)於6月17日除淨,派末期息0.09港元,連計已派中期...

15:23 2024/06/14
收息股|閃袋14厘息 高息股下個交易日除淨

日本央行宣布研究減少買債,日圓應聲下跌,日本若減少買債不是部署加息嗎,但為何日圓反而下跌?對日圓滙價影響,要從3方面考慮。第一是減少幾多買債的規模。現時日本央行每月買入6萬億日圓國債,1年買入72億日...

15:15 2024/06/14
分析|日本研究減少買債 對日圓走勢有何影響?

美國未減息,本港息口仍高企,據悉中銀香港(02388)近期就納米樓按揭傾向審慎,曾批出高見最優惠利率(Prime rate;P)加1厘的封頂息,實際按息較市場息率高逾1厘。另外按揭界估計,本港按息大致...

08:43 2024/06/14
收緊按揭|中銀收緊納米樓按揭 封頂息高見P+1

通脹放緩,利率見頂,成為下半年的債券投資契機。當中,美國投資級別債券不僅提供吸引的利息收益,債價增長潛力更有望提升總回報。 全球通脹放緩(Disinflation)及利率或已見頂,惟經濟逆風猶在,緊縮...

2024/06/14
富達:通脹利率見頂 投資債券契機

資深外滙評論員熊俊傑表示,預計英倫銀行下周將維持利率不變,8月或9月才有機會減息。英國經濟4月停滯不前,而工業生產和建築業產出降幅亦遠超預期。勞工數據顯示薪資成長仍較高,但失業率意外升至4.4%,為2...

2024/06/14
英鎊壓力增加

資深外滙評論員陳健豪指,聯儲局議息會議結束,點陣圖反映2024年只會減息一次,但預計2025年及2026年將各減息四次,即整個減息周期次數維持在9次。 市場預期聯儲局首次減息會在9月,由於包括加拿大央...

2024/06/14
加元1.32至1.38整固

澳洲統計局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就業人口較前月增加3.97萬人,市場預期為增加3萬人。在連續幾個月表現疲軟後,全職就業人口急增4.17萬人。統計局指出,失業率從4.1%回落至4.0%,符合市場預期,...

2024/06/14
就業勝預期 澳元略回吐

美國經濟數據飄忽,一方面勞動市場持續緊縮,另一方面通脹卻進一步降溫,整體通脹按月持平,核心通脹桉年放緩至37個月低位的3.4%,服務業通脹亦終於有所回落。市場對美國通脹的慮緩和,通脹回落為聯儲局年內減...

17:19 2024/06/13
美國通脹再降溫 聯儲局鷹鴿共舞

美國聯儲局周三(6月12日)宣布維持利率於5.25至5.5厘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儲局點陣圖顯示,大多數儲局官員均預期今年內會減息:有七名預期今年底利率中位數為5.125厘;有八名預期今年底利率中位數為...

15:49 2024/06/13
從減息6次到只減1次 回顧華爾街近半年如何變向 減息最終會否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