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近日民調顯示,英國在野工黨領先執政保守黨約20個百分點,料將贏得7月4日的英國大選,上台執政。如今的英國工黨有何政治理念?是次介紹的好書名為《Great Britain?》,作者貝爾(Torsten ...

2024/06/15
英專家倡經濟改革 透視工黨政策?

《外幣投資》作者陳業榮指,新西蘭商業新聞網(Business NZ)周五報道,新西蘭5月企業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前值48.9收縮至47.2,連續15個月處於收縮區間。 分項指數顯示,新定單...

2024/06/15
紐元有轉弱迹象

近年金管局多番修改按揭措施,降低置業人士入市門檻。然而早年前已經簽署臨時買賣合約(臨約),並選用建築期付款的樓花買家則要注意,由於金管局每次新安排是於公布日才正式生效,因此不同時期購入樓花物業,現時開...

2024/06/15
臨約簽訂日期怎樣影響建期買家申請按揭

金價5月下旬創新高2,425美元後反覆回落,本周跌至2,300美元關見支持。金價回落,主要是中國央行在5月未有買進任何黃金,而美滙指數上周觸及104後急彈,本周五一度突破105.6,限制金價上升動力。...

2024/06/15
金價守2300美元 明年或見3000美元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上星期警告,由於美國地區商業房地產(Commercial Real Estate,CRE)貸款再陷入困境中,這將會引至更多美國地區銀行倒閉。從商場到辦公室,中小企持續業...

2024/06/15
美商業房產風險不容忽視

近年,「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經常被指「過時」,隨着樓價高漲、年輕一代負擔重,反而有不少香港父母協助子女「上車」的例子。最新數據亦證明港人不再期待「養兒防老」。 本周發布的《宏利亞洲康健調查》發現,公眾...

2024/06/15
「養兒防老」過時? 70%港人計劃延遲退休

金管局宣佈進一步放寬物業按揭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涵蓋範圍擴大至2024年2月28日前已簽訂的臨時買賣合約並且在2024年2月28日或以後預計完成的自用樓花住宅物業,該類物業現可承造最高7成按揭。當...

18:20 2024/06/14
經絡曹德明:放寬按揭保險資格準則適時 對樓按市場有正面支持

近年金管局多番修改按揭措施,降低置業人士入市門檻。然而早年前已經簽署臨時買賣合約(臨約),並選用建築期付款的樓花買家則要注意,由於金管局每次新安排是於公佈日才正式生效,因此不同時期購入樓花物業,現時開...

09:15 2024/06/13
專家站|臨約簽訂日期怎樣影響建期買家申請按揭

金價上周五大跌3.5%,震驚市場。金甲蟲一直以來的最強理論,就是認為美元沒有價值,只有黃金才是真正貨幣。雖然過去十年,黃金的需求幾乎不變,但只要抱持此信念,黃金就變成重要的信仰來源,不過,這個重要的信...

18:33 2024/06/11
黃金暴跌背後 誰是推手?

重點 1.霸菱方偉昌認為,港股估值具吸引力,復甦才剛剛開始。 2.他認為,港股後續仍有兩大催化,即內地經濟好轉及美國減息。 3.方偉昌認為可以提前加配增長股,當中他看好三大行業。 ----------...

2024/06/11
專訪霸菱方偉昌︰港股未升完 看好三大行業

退休,不單單是一代人的事。有時候一代人的錯誤,需要兩代人買單。責怪父母不存錢有什麼用呢?但我真的無計可施了。40歲的吉田秋(化名)的生活猶如一座巨大的天平,他需要努力在為父母養老與自己的生活之間平衡—...

08:30 2024/06/09
40歲獨子全副身家供父母退休 雙親沒任何儲蓄 「對未來已無信心」

連續兩次提到,我跟準客戶昌哥談起年金的概念,以及政府年金最近推出的「加人工」優惠(由2024年4月29日至今年底,投保30萬元政府年金,可獲額外25%的終身年金收入)。 但昌哥稍為想想之後,突然問我另...

2024/06/08
政府年金VS私人年金 套餐VS單點

4%是一項知名的退休開支指導準則,規定退休人士可以在第一年安全地從退休儲蓄投資組合提取4%,然後在至少30年內每年根據通脹,以4%為基礎調整提款金額,而不必擔心錢會用完。假設投資組合保持4%的年回報,...

13:30 2024/06/07
60歲退休初期最關鍵 專家籲必做2件事︰4%退休提款率已不合時宜

收息股一向是穩健的投資選擇,有讀者已年過40,想以一半現金存款買入收息股,總值約100萬元,這個年紀想以創造現金流為主,是否適合?看看龔成是如何回應。讀者︰本人44歲有二百萬現金,打用60萬做定期,4...

08:30 2024/06/07
44歲擁200萬現金 想一半買收息股 專家竟指不合適?

讀者黃先生問: 本人於5月初曾詢問,當認可扣稅年金計劃只以扣稅為主要考慮因素時,扣稅年金計劃是否值得考慮投保。現提出另一詢問,若基於年金計劃的初衷是退休後收取被動收入,以此為考慮出發點,認可扣稅年金計...

2024/06/01
認可扣稅年金 考慮派發年期

早前大熱韓劇《眼淚女王》收視創下新高,劇中峰迴路轉的家族爭產故事一向來是劇迷最愛,並且情節愈狗血愈受歡迎。回到現實世界,遺產規劃這回事其實不只是富豪們的事,且看最近何伯與何太為人津津樂道的愛情故事,可...

19:40 2024/05/31
人生的終極理財

再過一年多,曾經是職場女強人的Elaine Soloway,退休金將全部耗盡,社會保障成為她唯一的收入來源。幸運的是,Soloway還有兩個已經成年的孩子,他們承諾將照顧她。不過,Soloway卻陷入...

18:00 2024/05/28
85歲女精英一年後將被迫靠社會保障及子女照顧度日 退休金耗盡是如何造成的?

短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的影響因素相對明確,然而,對於10年期美國國債而言,通脹、經濟增長和美聯儲貨幣政策等因素都具有重要的影響。 通常而言,2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可視為每日聯邦基金利率預期的2年複利值,並根...

2024/05/27
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影響因素

一個人生活簡單,由儲蓄、保險或是支出都可以輕鬆易計。當組織家庭有小朋友後,合適的保障及家庭支出便需要重新規劃。今期《你財策劃師》的主角Marianne,今年33歲,夫婦二人同是90後,一家三口加上工人...

2024/05/25
從公屋自置單位到港島區租樓 一家三口小家庭 如何做好全面規劃

統計處剛公佈4月份的消費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升1.1%,是1年多以來的新低,但有些人的感覺不是一樣,主要是每個人的關注點不同。例如食物,因為每人每日皆要吃,而食物包括外出用膳和食材。在香港的消費物價...

2024/05/25
2047年吃早餐要120元?

上日提到,我跟準客戶昌哥談到,年輕時買人壽保險是驚自己短命,還未完成責任就先行一步;相反,退休時買年金,就是擔心自己太長命,將來退休金不夠! 至於實際運作上,買保險通常是每年或每月交少許保費,萬一真的...

2024/05/25
政府年金「加人工」

資產規模達160億美元、有「黑天鵝基金」之稱的對沖基金Universa近日警告,投資者無謂對美國聯邦儲備局遲早減息的結果過份興奮,或樂觀期待這會為股票等風險資產帶來順風:Universa資訊總監兼創辨...

11:57 2024/05/24
黑天鵝基金警告:美股面臨「史上最大信貸泡沫」威脅 減息代表衰退開始

了解內地情況的人都知,要觀中國政經大勢,央媒不可不看,除了《人民日報》、《新聞聯播》正襟危坐地講政策,央視的文藝作品也往往因應時代之需,暗藏政策綫索。最近央視熱播的大戲《城中之城》,就成了正如火如荼進...

2024/05/23
央視反腐大戲 金融破立並行

上周五中國央行和金融監管總局發布3條關於住房貸款方面的通知。同日,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強調要消化存量商品房。中國四箭齊發保房地產市場。第一支箭,首套首付比例下調為不低於15%,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為25%...

2024/05/21
恒指有望見20000

在部署退休策劃中,一般香港打工仔女往往只着眼儲蓄足夠的資金去支持自己將來理想退休生活,但忽略退休後資金分配。 退休後不但需要規劃定期資金流以應付日常開支,同時亦需要面對退休後不同變數,如突發性醫療支出...

2024/05/20
退休生活的投資部署

讀者王先生問: 本人43歲,現職中學教師。在家庭狀況沒有改變的情況下,驚覺今期稅款比過去一期高出近一倍!身邊家人朋友亦面對同樣問題,故來信詢問當中原因及如何合理地減輕稅款。 ................

2024/05/18
善用eTax平台 報稅有好處

2024年踏入5月,又來到報稅的季節。稅務局於2024年5月2日已陸續發出約244萬份報稅表。職場新人或許會對突然其來的「綠色炸彈」感到困惑,該如何填寫?報稅有何注意事項?如果沒有收到報稅表,應否主動...

2024/05/18
「綠色炸彈」來襲! 7大報稅事項你要知

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布數據,去年底內地保險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97.1%,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28.2%,皆高於100%和50%的標準。當中財險企業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更高達238.2%,...

2024/05/18
太保轉型計劃見成效

職場新人或者對突然其來的「綠色炸彈」感到困惑,該如何填寫?報稅有何注意事項?如果沒有收到報稅表,應否主動向稅局查詢?本文為你一一解答。2024年踏入5月,又來到報稅的季節。稅務局於2024年5月2日已...

09:10 2024/05/15
【報稅2024】綠色炸彈來襲!沒有收到報稅表?免稅扣稅、夫婦評稅 7大注意事項一文看清

拜登(Joe Biden)政府傳將向中國製電動車大幅增加至100%關稅,中國央媒《人民日報》刊登文章指出,美國炒作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是為了服務國內政治需要,候選人為了爭取支持,刻意迎合關鍵搖擺州選...

2024/05/13
央媒:美炒作「產能過剩」 迎選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