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美國聯儲局(下稱「聯儲局」)在6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會議上,雖然如市場預期般維持聯邦基金利率於5.25至5.5厘不變,但是意外地展示鷹派立場,理事會成員預計今年減息1次成為整體的中位數...

今日 21:13
美息展望|安本:2原因示聯儲局傾向12月減息

美國5月非農就業數據出爐,失業率從3.9%升至4%,但新增就業人數卻高於經濟學家預期。另方面,美股表現強勁,納指升2.3%,標普500升1.3%,道指升約0.3%。市場正密切關注即將召開的6月聯儲會議...

今日 21:10
美就業強 聯局不急減息 歐洲減息歐股得益

有「新債王」之稱、DoubleLine Capital行政總裁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在2009年底成立了DoubleLine Capital,起初管理資產僅10億美元,約10年後,...

今日 20:36
美息展望|岡拉克對美國今年會減息1次信心不大

美國聯儲局公布議息結果,維持利率於5.25至5.5厘不變,而點陣圖顯示,聯儲局將今年減息次數的預測,由3次改為1次。本報綜合財金界分析,了解市場對美息及港息走向看法。瑞士寶盛:聯儲局料於9月及12月各...

今日 17:47
美國減息|財金界看美息及港息走向 瑞士寶盛:聯儲局料於9月及12月各減息一次(不斷更新)

美國經濟數據飄忽,一方面勞動市場持續緊縮,另一方面通脹卻進一步降溫,整體通脹按月持平,核心通脹桉年放緩至37個月低位的3.4%,服務業通脹亦終於有所回落。市場對美國通脹的慮緩和,通脹回落為聯儲局年內減...

今日 17:19
美國通脹再降溫 聯儲局鷹鴿共舞

三中全會料有更多與樓市政策相關的細節解說預期英倫銀行及聯儲局下半年將步入減息周期日股會是下半年表現最好的發達國家股市三中全會將於7月舉行,景順亞太區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預期,會議上會有更多與樓市政策相...

今日 16:39
大行看法|景順趙耀庭:三中全會料有更多樓市政策解說 內地下半年或再降準甚至減息、利好中港股市表現

美國聯儲局周三(6月12日)宣布維持利率於5.25至5.5厘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儲局點陣圖顯示,大多數儲局官員均預期今年內會減息:有七名預期今年底利率中位數為5.125厘;有八名預期今年底利率中位數為...

今日 15:49
從減息6次到只減1次 回顧華爾街近半年如何變向 減息最終會否落空?

過去兩年,銅價走出了自己的獨特軌迹,與鋁等基本金屬、鋰和鈷等電池金屬、以及鋼鐵等黑色金屬的走勢脫鉤。自2022年第一季度末以來,銅價上漲約2%,而同期鋼鐵價格下跌了26%,鋁價下跌了29%,用於電動汽...

今日 15:39
芝商所專欄|銅價逆勢上揚 背離其他金屬

岡拉克:對聯儲局今年減息一次不太有信心通脹料在今年餘下時間維持於2.5%至2.75%美國聯儲局最新點陣圖顯示,今年只會減息一次。不過,有「新債王」之稱的DoubleLine行政總裁岡拉克(Jeffre...

今日 15:22
美國減息|「新債王」岡拉克:對聯儲局今年減息一次不太有信心 料今年通脹維持於2.5%至2.75%

市場對於股市的評價向來多變,但如果將所有因素抽離,進行一場思想實驗,就可以將一切的現實負累剔除,得出最客觀的因素:一個夢想之中,最適合投資的環境,應該是如何的呢?愈高愈好︰利潤率 現金流 長期 盈利增...

今日 15:20
何謂最有利股市的環境

我們的持倉部署是建基於一個簡單的前提:若央行減息幅度已營造對名義增長有利的環境,對股市而言將是獨特的利好背景。目前正面對一項例外情況:儲備局在今年減息已成一個會否實現而非何時實現的問題。即使不減息,股...

今日 12:30
瑞銀觀點|即使聯儲局不減息 仍看好風險資產

若拜登成功連任,債券市場將會受益任何一屆政府的移民政策都受到密切關注特朗普獲勝則可能關閉邊境,重新引發對通脹的擔憂美國下半年將舉行總統大選,摩根士丹利投資總監Michael Wilson認為,若拜登成...

今日 10:46
美國大選|大摩:拜登連任將利好債市 特朗普勝出則有利於美國經濟增長

美國5月CPI升幅放緩,刺激美股周三早段造好,隨後聯儲局議息後一如預期宣布維持利率不變,惟局內官員調低今年減息次數預測至1次。主席鮑威爾會後稱通脹放緩,但還不足以給聯儲局減息的信心。議息後道指蒸發早段...

今日 08:51
ET開市直擊|美議息+CPI後解讀 港股失萬八關下站點走?(歡迎觀眾問股)

美國大選將至、中美對立加劇,全球金融市場將如何變化?這不只是政治問題,也關係到個人理財、資產配置的策略。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創始人達里奧(Ray Dalio)近日在日經新聞的專訪中預測了美國、中國、日...

今日 08:25
「鱷王」達里奧︰美國處於衰退期 下一步是內戰|中國正進入一場百年風暴

聯儲局宣布維持利率於5.25至5.5厘不變,符預期。摩通表示基線預測儲局仍是11月才開始減息。不過,周三公布的通脹數據和議息會議增加了9月首次減息的風險。摩根首席美國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

今日 07:55
美國減息|摩通:預期儲局11月首次減息 但存在9月開始減息風險

美國5月CPI按月無升跌,令通脹以年率計由3.4%放緩至3.3%,消費者最感受到的食品、汽油、公用事業價格持平或下跌,但居住、醫療價格仍持續上升,今次最特別的是,在通脹權重2.9%的汽車保險價格按月下...

今日 07:49
分析|美國5月CPI回落 靠汽車保險助陣?

全球投資者最關注的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記者會,罕有不足1小時便結束,主要原因是鮑威爾內容沒有新意,市場亦不預期有驚喜,仍是等待數據。記者會內容與議息聲明相若,最重要的訊息,是鮑威爾認為通脹稍有進展,有別於...

今日 06:30
FOMC議息結果|鮑威爾記者會罕有不足1小時 講了什麼?

美國聯儲局宣布議息結果,維持利率於5.25至5.5厘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儲局點陣圖顯示,儲局官員均預期今年內會減息,有7名與會者預期今年底利率中位數為5.125厘,有8名與會者預期今年底利率中位數為4...

今日 02:18
FOMC議息結果|聯儲局維持息率不變 暗示減息1至兩次

經濟邊際改善但下游需求偏弱,5月份內地居民消費價格(CPI)按年漲0.3%略遜預期,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因上游大宗商品漲價,跌幅收窄1.1個百分點至1.4%,創15個月最小跌幅。 市場人士指,...

今日
內地CPI按年升0.3% PPI跌幅收窄

美國國聯儲局一如市場預期,維持聯邦基金利率5.25%至5.5%,但上調了今年利率中位數至5.1%,意味預期今年只減息一至兩次。同時,儲局亦上調了今明兩年的通脹預測。儲局主席鮑威爾表示, 仍高度關注通脹...

今日
美息不變 儲局暗示今年減息1至2次

《外幣投資》作者陳業榮指,中國最新公布的通脹數據不及預期,5月CPI環比下降0.1%,凸顯了國內需求仍然疲軟,同時也增加了採取更多刺激措施的理由。數據對紐元影響不大,投資者重點關注美聯儲局議息結果及通...

今日
紐元三頂阻力0.6216

亨達集團總經理羅明立指,周二金融市場無太多重要數據公布,歐洲央行管委西姆庫斯指,宣布戰勝通脹仍然為時過早,但只要通脹繼續朝2%的目標邁進,可以預期貨幣政策有更多的調整機會。 不過,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

今日
歐元壓力未消

市場觀望美聯儲議息及通脹數據,外圍股市個別發展,恒指則連日偏軟,昨日跌逾200點,在萬八點關口好淡爭持。 美團(03690)宣布董事會決議,不時在公開市場購回總金額不超過20億美元的公司的B類普通股股...

今日
美團看好 買Call(24257)

中國CPI仍在低位徘徊,但豬肉價反彈卻成亮點,配合豬隻出欄量仍然低迷,供應少、價升便造就有利豬農的環境。 國家統計局在6月12日公布,5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按年升0.3%,持平於4月數字,整體...

今日
CPI亮點:二師兄漲價

隨着商品快速見頂,美股唯一後顧之憂的通脹壓力幾乎全消,意味金髮姑娘再度正式主宰市場。 在上周五(7日)的強勢5月非農業新增職位數據後,商品確認了下滑形態,除本欄在5月中在「挾淡倉過後銅價難支撑」一文中...

今日
美國通脹減壓 金髮姑娘登場

《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周三(6月12日),在岸人民幣(4時30分)收盤報7.2537兌一美元,較上一交易日漲4個基點。人民幣中間價報7.1133,調升2個基點。前一交易日中間價報7.1135。 據國...

今日
人民幣窄幅整固

市場等待美國關鍵通脹數據和聯儲局議息結果,投資者普遍預期聯儲局將按兵不動,料不會有太大驚喜,反而最有興趣知道主席鮑威爾對經濟前景的看法。同時,投資者亦關注通脹數據的表現,因聯儲局決策者將更新點陣圖的經...

今日
美滙守50天綫向好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前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發表最新觀點,重點如下:美元走勢偏強不容忽視,儘管美聯儲理事會已停止加息,但歐元區和日本也實施寬鬆貨幣政策,使美元相對而言仍具吸引力。美國經濟前景不...

20:21 2024/06/12
管濤:對聯局減息保持理性預期 做好中國應對預案

衡量一方股市的升勢,是健康還是泡沫,本欄再以美股做例,百年來集中度最高的升勢,倒底是好事還是壞事?除了通脹與衰退之外,到目前為止,市場上多人討論的仍然是美股的升勢集中度:(@GS, 美股最大市值的股份...

18:42 2024/06/12
股場是非題|最集中升勢 孰好孰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