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熟讀歷史,也是一位傑出的國際大局評論家。月前他曾指出,美國現時的各種反華政策,終會孤立了自己,甚至把美國變成大清帝國般因閉關鎖國而垮了下來。 美表面繁榮 似乾隆盛世走下坡 把世界...

今日
美國退化成大清帝國?

聯儲局發布6月份點陣圖,預期「聯邦基金利率預測中位數」為5.1厘,即最高預測5.375厘及最低預測4.875厘的中間值,為5.125厘,四捨五入為5.1厘,不過,按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與會者...

22:50 2024/06/13
分析|儲局今年減幾多次息?

霸菱中港股票投資總監方偉昌接受MoneyTimes專訪,重點如下:霸菱中港股票投資總監方偉昌指,定期存款是港股最大敵人,定存利率仍高,吸引了資金,導致流入股市资金減少。雖然印度經濟增長迅速,但由於大選...

12:11 2024/06/13
基金經理方偉昌:定期存款係港股最大敵人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周三(12日)公布,英國4月國內生產總值(GDP)按月零增長,為去年12月以來最差。製造業和建造業產出急劇下降,導致4月經濟陷入停滯。 GDP繼3月按月增長0.4%後,於4月持...

2024/06/13
英4月GDP按月持平 按年增0.6%

筆者說金有其可炒的理由,是因阿爺即使上月不買金,也只是歇歇,以免愈買愈貴而已。歐洲央行則在買金,而世銀也建議各國央行要「重估」黃金儲備的價值。此外,上周沙特阿拉伯參與「mBridge」(「多邊央行數字...

2024/06/13
金憑數字貨幣貴

資深外滙評論員熊俊傑表示,昨日公布的4月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報告預計,4月實際經濟未實現增長,而3月為增長0.4%。服務業輸出增長了0.2%,這是連續第四個月增長。當中,專業、科學、技術活動及運...

2024/06/13
英鎊1.28有阻力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周三(12日)公布,英國4月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按月錄得零增長,為自2023年12月以來最差。製造業和建造業產出急劇下降,導致4月經濟陷入停滯。英國經濟|4月失業率升至4....

14:43 2024/06/12
英國經濟|4月GDP按月零增長 製造業建造業產出急跌拖累

日本央行6月將按兵不動,但展現更鷹派姿態日本央行在6月份的會議上有兩個可調整的空間:政府債券的購買計劃和下一次加息日本央行會等待獲得更多數據及更多信心後,才採取進一步的行動日本央行將於周四及周五進行議...

11:08 2024/06/12
日圓走勢|安聯投資:日本央行本周將按兵不動惟展現更鷹派姿態 日圓或難以擺脫負面勢頭

五年一度的歐洲議會在剛過去的周末舉行,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獲得超過3成選票,得票率較總統馬克龍領導的復興黨(Renaissance)多出超過1倍,令馬克龍隨即在上周日...

07:42 2024/06/12
分析|馬克龍解散法國國會 對歐元有何影響?

昨天對投資者言,最大新聞是港股跌,中國上月無買金。恒指跌逾1%,金價跌逾3%或82美元/盎斯。金,是否炒完? 筆者認為不,只要美國續印鈔,金價就沒有止升之時。 很多年前(十年前?)當比特幣未盛時,筆者...

2024/06/12
中國不買金?

花旗全球跨資產風險指數處在甚低的水平,資金認定美國經濟軟着陸趨勢,懶得理睬數據上的起起跌跌。美國散戶瘋狂交易,帶起了市場情緒,也帶起了美國股市,並且帶起了全世界多數市場的股指。 上個星期,對於各中央銀...

2024/06/12
陶冬:歐央行開啟全球貨幣寬鬆

現時全球經濟通脹都處於一片混亂狀態,美國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年率終值增長只有1.3%,比初值增長1.6%更低,反映最新數據比初值更弱。摩根士丹利首席亞洲經濟學家Chetan Ahya指出,預...

2024/06/12
美經濟倒退 大摩料9月減息

憑藉英偉達NVIDIA(美:NVDA)股價頻試新高,公司CEO黃仁勳亦暴漲至逾1,000億美元,成為全球富豪榜第14位。他早前在英偉達的業績會上表示,「下一場工業革命已經開始。人工智慧(AI)將給幾乎...

15:25 2024/06/11
「第四次工業革命」經已開始?

印度大選正式結束,總理莫迪在國會大選中贏得第三次勝利。 因執政黨印度人民黨未能預期獲得壓倒性勝利,令市場憂慮在推行農業及勞工等改革恐遇阻力,拖累出現股債滙三殺局面。過去10年印度人民黨在議會擁過半數席...

2024/06/11
選情落實無礙印度股債滙回升

我們對環球經濟預測小幅調整後,通脹趨勢將再出現,預期環球經濟在今年增2.8%,高於我們早前預測的2.6%。大部分主要經濟體在未來18個月有望超預期增長。 今年美國仍是環球經濟增長動力,過去實際工資增長...

2024/06/11
環球經濟正邁向更高發展水平

重點 1.內地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中國經濟面臨結構性問題,需通過技術提升和數字轉型提高生產力,才可持續發展。 2.中國應重視服務業發展,尤其是科學研究、資訊服務和商務服務,以提升產業結構和解決就業問題...

2024/06/11
李迅雷 正視中美科技發展差距

在剛剛結束的印度大選中,莫迪和他所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JP)未能獲得多數席位,因此,在他的第三個任期中,莫迪需要組建聯合政府來執政。 如此一來,莫迪的權力不復從前,現在他必須與盟友進行談判,同時面臨比...

2024/06/11
印度組聯合政府 莫迪經濟學處境微妙

霸菱中港股票投資總監方偉昌接受本報專訪的時候表示,近期外圍股市因政治選舉有所震盪,有誘因令外資考慮轉投香港市場。但他指,港股最大的敵人是「定期存款」,因此他相信,若息口下跌,資金將會有更明顯流入。 2...

2024/06/11
外圍震盪 資金有望回流香港

今年初,瑞典央行及瑞士央行宣布減息,打響了環球進入新貨幣政策周期的頭炮。在此之後,上周輪到加拿大央行及歐洲央行(下稱「歐央行」),分別於上周三及上周四下調了政策利率。本輪周期,現階段的特點是:一方面具...

14:17 2024/06/10
景順解讀歐央行減息細節

內地5月出口增長超預期,在企業搶出貨等因素影響下,未來數月內地出口料延續強勢,或能帶動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穩穩保持5%。但中長期來看,內地出口會面臨貿易壁壘帶來的挑戰。 或趕加關稅前出貨 提振...

2024/06/08
內地出口料續強 惟貿易壁壘成挑戰

恒生銀行發表報告,指旅客在港的消費僅約為疫情前水平的一半港元升值令旅客在港消費成本升,或是旅客減少消費的原因之一與疫前相比,本地居民在境外的開支沒顯著增加恒生銀行(00011)首席經濟師薛俊昇發表報告...

17:52 2024/06/07
香港經濟|恒生:旅客在港消費僅疫前水平約一半 惟本地居民境外開支沒顯著增加

經歷了短時期的上漲,港股近期逐漸回軟。FSMOne的2024/25年度精選基金及下半年投資展望簡報會中表示,中港股市近2個月的反彈,主要受惠於中國新一輪的房地產救市措施以及GDP數據,但政策成效尚未反...

10:38 2024/06/06
FSMOne︰恒指2024年目標18,500點 「有波幅、無升幅」(新增10隻精選基金、一年賺30%)

近年香港不斷出現「金融中心遺址」、「香港玩完」論,兩大財金巨頭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及「新興市場之父」麥樸思(Mark Mobius)對香港前景亦截然不同。羅奇指自己...

2024/06/06
麥樸思:與時並進 沒市場會真正被淘汰

在美國聯儲局下星期進行議息會議前,歐洲央行今日(6日)將會率先公布最新議息結果,市場預期歐洲央行將會自2019年以來首次減息,然而投資界預期,年內減息次數或只有2次,較原先預期3次為少。歐元區主要國家...

2024/06/06
歐央行今議息 市場憧憬啟動減息

中信銀行(國際)稱,美國勞工部周二(4日)公布低於預期的職位空缺及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數據,市場避險情緒上升,美債孳息率下跌。隨着周三(5日)市場情緒趨緩,推動息差交易敞口再度入場,因此看好美...

2024/06/06
澳元趨勢上行

資深外滙評論員陳健豪指,隨着過去數星期美國經濟數據轉弱,例如美國第一季度GDP向下修訂、零售銷售零增長,加上美國職位空缺創下3年多以來最低,令市場保持2024年內展開減息周期的憧憬,預計2024年聯儲...

2024/06/06
加元窄幅上落

美國10年期債息連日下跌,從4.64厘回落至4.33厘,由於美國債息反映聯儲局減息預期,市場估計美國9月減息機會上升,為何近期債息回落?最主要原因,是5月30日起多個數據欠佳,反映經濟惡化,包括(1)...

18:50 2024/06/05
分析|為何美國連日債息大跌?

資深外滙評論員陳健豪指出,隨着過去數星期美國經濟數據轉弱,例如美國第一季度GDP增速被向下修訂,令市場保持2024年內展開減息周期的憧憬。 另一方面,油組在6月大會後同意延長整體減產200萬桶至202...

2024/06/05
加元上升空間受限

亨達集團總經理羅明立指,美元周一(3日)跌至三周低位的104邊緣。亞特蘭大聯儲銀行的GDPNow模型預計美國第二季度GDP增速為1.8%,此前預計為2.7%,顯示經濟或放緩,加上最新PCE通脹數據未有...

2024/06/05
歐元上試1.10

作為熟悉中國的老朋友,摩根士丹利前亞太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今年初公開表達了對中國香港經濟的憂慮,引發廣泛爭論。近期羅奇親身來到香港,雖然觀點的轉變可能不會一蹴而就,但相信近距離的觀...

2024/06/05
行山至半峰 香港光明可期